让语文老师黯然销魂的一句翻译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这是《苏武传》中的一句话,从翻译的角度来讲,有“会”“素”这两个点需要注意。但学生的翻译情况真让人销魂,我不禁在课堂上感叹:“因为你们的这些翻译,让课堂充满了乐趣,我真心地歇谢谢你们。”
先看第一小句,正确的翻译是“适逢(恰巧)苏武等人来到匈奴”,“武”是苏武,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苏武传》,当我点到一位男生的时候,他研究了半天,不知道“武”是人名,最后结结巴巴地说“打仗等到匈奴再说”,原来他讲“会武”当成了打仗,不是有“淞沪会战”这样的词吗?“会武”怎么就不可以是“打仗”呢?
在一片笑声中,我点到了笑得最开心的一个学生,让他翻译后面一小句。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虞常在汉朝的时候”,“虞常”是人名,文中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这位学生盯着书看,就是不说话。这时候他的同桌悄悄地告诉他:“虞是人名,‘常’是通假字,曾经的意思。”他立刻觉得有理,很有底气地说:“虞曾经在汉朝的时候。”哄笑声立刻响起来,只是,下面又不知道有多少南郭先生。
文言文教学,先不着急让学生背多少文言实词(尤其是课外的),先要让学生懂得联系上下文去读文章,每天让学生花时间去读,才能读懂文言文,对文言文感兴趣。
教文言从来不枯燥,因为这些翻译太销魂。

如果不是就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让语文老师黯然销魂的一句翻译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