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苦难低头
——《秋天的怀念》教材分析
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 郑向黎
《秋天的怀念》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短篇散文,写于1981年。史铁生既双腿瘫痪又患严重肾病,在一直陪伴他的母亲逝世之后,他执笔诉说,写下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文章很短,不过八百余字,且全文无一字谈母爱如何,但母爱却渗透于每句话、每个动作之中,句句含情,令人动容。
本文善用动作描写来刻画母亲形象。如文章中儿子情绪激动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最后再“悄悄地进来”,保护着儿子的自尊心,给予他发泄的空间;当儿子失去信心,捶打双腿时,母亲扑过来抓住他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当儿子看着窗外的树叶飘落时,细心的母亲怕儿子触景生情,用自己瘦弱的身体“挡住”窗外让人悲戚感伤的黄叶;当儿子同意去北海看花时,母亲“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儿站起”,在旁边“絮絮叨叨”……
这些动作描写,为我们呈现了一位小心翼翼、宽厚包容的母亲形象。作者不断地变换着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娓娓道来,在淡淡的哀伤中,讲述着令人心碎的往事。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曾提到“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因此,即便自己重病在身,面对儿子的冷脸,母亲还是选择理解,她深切体会到儿子的痛苦,并期盼儿子只要好好活下去就行,其它的一切在此刻并不重要。这就是母亲,甘愿将孩子的一切都视为自我之上。
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这样细心、耐心、小心地照顾自己,越是细细品味,我们越是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因自己的残疾而忽视母亲病痛的追悔,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难道仅仅是母爱的主题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本文的主旨更应该是面对苦难,应该如何活下去。
在被父亲搀扶着走进医院时,作者发誓:要么好,要么死,一定不再这样走出来。可是,21岁过去,“我被朋友们抬着出了医院”,这是我走进医院时怎么也没料到的。“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那种绝望,那种生不如死的痛苦,让人心碎。“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此时已经重病在身,但她却隐瞒着儿子,以自己的坚强和伟大引导儿子坚强的抗争命运。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我”还是勉强答应了。这和前面第一个片段中想要轻生的心理状态相比,已经有了极大的转变,恢复到基本如正常人的精神状态,在母爱的滋养和母亲对待疾病的坚强精神的感召下,“我”慢慢地找到了“好好儿活”的勇气和信心!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菊花具有象征意义。菊花的特点,都是母亲身上具备的品质。菊花蓬勃的生命力,也暗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阳光、坚强。“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节选自《我与地坛》
“看花”折射出“我”对待母爱的态度的变化,表达了对于母爱的深切追悔和感恩怀念;同时也表达了“我”的内心在面对人生苦难的历程中逐步完成了由脆弱向坚强乐观、宁静豁达的转变以及追求生命的意义和真谛。
史铁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2010年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史铁生作品书系所选用照片均是灿烂的笑容,俨然一个健康的、乐观积极面对生活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