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向天求雨到人工增雨
作者:王富年
近读《繁昌文史资料选辑》有一篇“旧闻三则——县长求雨”,颇感滑稽可笑,摘录于后:1934年初春季节,细雨霏霏,到三、四月间,更加阴雨绵绵,雨水偏多。岂料自农历四月二十四日一场大雨后,七十多天连续大晴天,天天烈日当空,热气熏蒸,两个多月,滴雨未下,干得水塘开裂,地冒青烟。当时县长汪淮看到久旱不雨,稻禾枯槁,于是就用求雨来安定民心。择定六月二十日打醮求雨,地址在北门外大乘庵。神话传说这天是小龙回娘家的日子,祁天降雨,定有雨下。
到了择定的日子,四乡八镇群众到达指定地点,焚香求雨,人们头戴笠帽,有的赤着脚,有的穿草鞋,手执长方形小旗,上面写着“祁天降雨”、“天降大雨”、“有求必雨”等字样。县长汪淮头戴杨柳编的一个帽子,赤足草鞋来到庵内焚香磕头放鞭炮。汪县长行礼如仪后开始演讲,大意云:苍天不雨,旱魃为灾,烈日当空,赤地千里,禾苗枯槁,旱谷颓萎。本县长求雨免灾,希百姓安守本分,等天降雨等。求雨的农民群众来时大多沉闷少语,面露愁容,听了他一个多小时的演讲,更加萎顿不堪。汪县长演讲毕,还亲自到东门外河边放黄龙。什么黄龙?就是将预先养的半水桶黄鳝倾倒河中,表示放黄龙归大海,祈请龙王降雨。随后县长回衙,农民纷纷解散。求雨活动至此告一段落。
其实造成旱灾的原因有二:一是天久不下雨,旱魃成灾;二是水利失修,毫无抗旱能力。县长求雨只是装出一副体察民情,关心农民疾苦的样子,实际上是迷信骗人,毫无用处,其结果不过是劳民伤财而已。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我曾教过的一篇课文,是赵树理写的短篇小说《求雨》。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金斗坪村又一次遇到了严重旱灾,怎么办?政府号召大家通过开渠、打井等各种有效途径,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于是就产生了以支部书记为首的“开渠抗旱”一派人马,但由于历史上每逢旱灾都是到龙王庙去求雨,因此又出现了以土改积极分子于天佑为首的齐集龙王庙求雨的一派。可以说这两路人马是随着事态的相关变化而出现了极为有趣的此消彼长的循环,当开渠工作进展顺利时,原来在求雨阵营的人就不断加入到开渠的队伍,开渠派顿时壮大起来;当开渠遭遇到困难没有进展时,开渠的阵营中一部分人又跑到龙王庙求雨,求雨的队伍又逐渐庞大了起来。最终结果是求雨毫无效果,不见一丝风雨,而开渠倒是眼看就要成功,于是乎,开渠的人不断增多,而求雨的人则不断减少,以至于最后剩下的顽固分子于天佑,在给龙王磕了头说声得罪后,也离开了龙王庙。小说的时间比上面说的“县长求雨”迟了10多年,而且事情是发生在共产党得天下的老解放区,社会进步了。以现实的人为战胜了封建迷信,取得了胜利。小说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神仙可以为人们避灾赐福,自己的命运只能由自己来掌握。
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农耕社会。古时先民民智未开,认为天下雨与龙王有关,久旱不雨或洪水泛滥是龙王发威惩罚众生。因此凡有农耕处皆建土地庙和龙王庙。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能风调雨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了解到下雨的来龙去脉:水汽从海洋和湖泊的水面上升腾,成为空气的一部分,然后形成云朵,雨水或雪花就从云中降下来。只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云粒子太小,无法形成降水,人工增雨是根据自然降水的原理,人为地补充某些形成降水所必需而又不足的条件,以促使云粒子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达到降水的目的。经过科学家多次试验,用播撒干冰或碘化银的方法,适当增加云中的冰晶数量,能促使降水形成。如何把催化剂送入有效云层,通常是用飞机空中播撒或高炮发射炮弹,高度要达到七、八千米。资料说明:要实施一场增雨作业,通常要经过几个过程:调查作业需求——等待天气时机——发布作业公告——申请作业空域——实施增雨作业——作业信息上报。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人工增雨无法顺利实施。而且这其中很多因素是气象部门难以掌控的,有的时候也真的会遭遇“弹在架上,却无法发射”的窘境。所以,人工增雨真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时机,确实不是想增就能实现的啊!
今年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旱情,高温少雨,七、八两个月正值水稻等农作物需要水的时候,塘坝水库干涸,无水灌溉,眼看禾稻枯槁,农民心急如焚。人工增雨,箭在弦上。据报道:今天(发文时间)12点15分芜湖无为市气象局监测到上空有对流回波出现,天空云系增强且相对低沉,早已做好准备的作业人员于12时26分在作业点昆山通过火箭炮向目标云层发射一枚增雨火箭弹。据了解,整个降雨过程持续了约50分钟,昆山站点降雨量达15.4毫米,效果良好。从县长求雨,愚弄百姓,到开渠抗旱,破除迷信,再到科技发展,人工增雨。不到百年时间,中国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已成为现实。年轻一代,肩负使命,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将有更多更广的领域需要去探究,“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校对:百里墨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