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幻想与灿烂的现实
作者:张玉庭
A
早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就有美丽的期盼:飞到天上去!
只不过,这种冲天一飞的愿望只能靠幻想实现。比如《西游记》,那里头的孙悟空就可以腾空飞起,一个筋头就是十万八千里!
的确美妙,的确神奇!只不过,这一切只能叫“幻想”而不能叫“科学”。
仰望蓝天的人们,只能幻想着幻想着。
B
那么,如果幻想有了科学的色彩,又会怎样?
请听科幻作品《飞向冥王星的人》。小说写道,考察珠峰的科学小分队曾凭借激光探测仪发现了十米深的雪度下有一具尸体,这是个死于五十年前的农奴。由于该农奴的尸体是在低温中保存的,不可能腐烂.所以通过输氧加温,他居然重新活了过来。后来.这位经过超低考验的农奴,还自愿把生命再次冷冻起来,勇敢地坐上了飞往冥王星的飞船,成了飞往冥王星的第一代宇航员。
这是一篇写于写在上个世纪的科幻小说,小说中的人物的确上了天,于是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就是:
(一)古代的幻想虽然天真烂漫却“无根无据”,今天的幻想则闪烁着科学的光芒,做到了有根有据。
(二)古代幻想中的奇迹,必须靠神仙出面靠神灵帮助才能实现,而现代幻想中的人物,则因为掌握了科学而变得威力无比—-也正是因为这个,现代的幻想作品才被入们称为“科学神话”。
C
格外令人欢欣鼓舞的是,在现代中国,这飞上蓝天的神话,早就变成了迷人的现实。就说最近吧!我们的神州十四发射成功,我们的宇航员再一次飞上了蓝天,啊!多么豪迈!我们的宇航员,就是新时代的飞天啊!这当然会让人想起毛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名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有感于此,我还写了一首这样的小诗呢!
华夏古国是一幅神奇的画,
画上的飞天正追赶着朝霞,
炎黄儿女是龙的传人,
正播种着永远收不完的庄稼。
春夏秋冬四季流转,
黄土地是我们永远的家,
赤橙黄绿,五彩缤纷,
我们收获的是永远不老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