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凌云塔记

游凌云塔记

作者:邰小庆

十月中旬的一天,天气不冷不热,阳光灿烂桂花飘香,午饭后出门散步,漫无目的。走着走着忽然想到了凌云山,决计去看看,有日子没去了。
凌云山位于城东南,是座孤山。山高不及百米,和珠峰相比,恰似蝼蚁与大象。山顶有塔,唤作“凌云塔”。山上植被稀疏,不成气候。若寻潺潺流水,了无踪迹。欲觅参天古木,更是痴想,以往少有人光顾,很是孤寂。随着城区面积不断扩张,幢幢住宅楼已逼近山脚,山下凌云寺内的诸神怕是日渐不得安宁。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山虽貌不惊人,但它的北麓有一洞窟,名为“和合洞”,传说洞内曲径通幽,直达苏杭二州,“和合二仙”的故事也一直为小城百姓津津乐道,城内的“和合酒家”“和合小区”更是妇孺皆知。和合二仙又称和合二圣,指的是寒山和拾德,他们两人都是唐代高僧,后来演变成古代神仙。和合洞我不曾涉足,那个貌似一眼就能看到底的窟窿与二仙究竟有何瓜葛?它通不通苏杭?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但山顶原有古塔委实不谬,它与小黄山塔、金柱塔呈三角形遥相呼应,如三员大将,镇妖伏魔,护佑着小城,因而,古时该城又叫“太平府”。更有“姑孰虽小,三塔两浮桥”这般脍炙人口的一说。浮桥现已荡然无存,凌云塔据史料记载,倾圮于清宣统三年。今日之塔,为2010年县府斥资重建。

中国宝塔众多,著名的不著名的有好几千,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大雁塔”“虎丘塔”“雷峰塔”等等。老祖宗为什么喜欢建造宝塔呢?原来,宝塔起源于印度,公元一世纪前后,随着佛教从印度传人中国,塔也进口到了中国。塔是印度梵语的译音,本义是坟墓,是古代印度高僧圆寂后用来埋放骨灰的地方。建塔最初目的是为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大多跟佛教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塔的作用也发生演变。尤其到了明代风水学的兴起,宝塔也成了供人登高望远、镇煞祈福、镇邪禳灾的标志。
“有塔再有寺,有寺必有塔”,凌云寺依山而建,它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一个塘口,六七十年代,姑孰城里的居民经常能听到开山取石的隆隆炮响。后来,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强,炮声逐渐平息,凌云山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到了九十年代,因佛教的兴盛,一条巷内始建于明朝、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大悲庵”由于地方狭小而无发展空间,加上旧城改造计划稳步推进,迁址已迫在眉睫。住持慧眼独具,发现了凌云山那块风水宝地之后,在业已荒芜的山脚下盖起了第一座庵堂。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到如今,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已巍然耸立。它因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加上凌云塔得以恢复,使得众多善男信女趋之若鹜。除本城香客之外,马市信徒乘坐202、203公交至终点站下车后,徒步十分钟即到,因而寺内香火日盛。
步行约莫半小时,入得山门。不知为何,若干座宝殿的大门均被关得铁桶。僧人不见一个,游人一个不见。民工倒是不少,正在忙活,有准备大兴土木的迹象,香火之旺,可见一斑。无奈,只好沿陡坡迤逦崖下,顺台阶拾级而上。至山顶,气亦吁吁,汗亦津津。腰不得直,也合朝拜之意;口不能喘,正当虔心向佛。觑佛塔,巍巍峨峨,赫然在目。虽不闻松涛响遏行云,但听得风铃叮当清清脆脆;纵未入庙堂顶礼膜拜,然向佛之心已诚真真切切。颇感遗憾的是,今天非周末开放日,所以塔身四周门洞均被铁栅栏锁住,不得入内登高,穷千里之目,遂移步再仔细仰望之。塔高七层,乃七级浮屠是也。各塔角飞檐处,均有三个人、兽造型置上。虽不解其意,料想必有典故,只因老眼昏花,瞧得不十分亲切。中间的定是麒麟无疑,紧随其后马不马牛不牛的不知是何仙物,打头的,应该就是邓友梅在他的散文《四合院》里所提到的、被建筑行业称之为“走投无路”的骑凤鸟的仙人。

转身俯瞰小城,姑孰美景尽收眼底。座座新房排列有序,幢幢高楼鳞次栉比。山脚下,玉带一般的姑溪河水,紧挨着城南,自东向西蜿蜒流淌,汇入不远处的滚滚长江。河水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她不舍昼夜,终年不息,如慈母般滋养着生生世世姑孰儿女的同时,也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变迁与发展。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小城。我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更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游凌云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