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杨树
作者:伟夫
春节后的初四,这天在二十四节气中正是立春时节,自此,2022年的春天拉开了春帘。
立春当天,我座上了开往江苏泗阳的列车,行驶在广袤的苏北平原上,沿途万物正蓄势待发,开启春天的故事。
大运河,穿泗阳而过,我一下动车,动车站的行人过道上就有一幅醒目的广告语:“三千里运河,最美在泗阳”。
泗阳,曾是泗水国的国都,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泗水王从公元前113年起,相继传位五代六国,统治长达125年之久,留下了灿烂的西汉文化。
泗阳的美,不仅古老,也不仅拥有源源流长的大运河,而是她有着杨树一般那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里是“杨树之乡”。世界杨树柳遗传和生理工作组主席布恩•斯坦特博士说:“我要告知世界,地球上长的最好的杨树在中国泗阳。”原来泗阳还有座世界唯一的一家“中国杨树博物馆”。难怪一到泗阳境内,列车在一排排杨树林里穿梭而过。泗阳有60多万亩杨树林,达10亿株,而且最早引进了美国的黑杨和意大利的意杨。
其实杨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在我国也极为普通,让我震惊的是,泗阳为杨树建了博物馆,把杨树作为一种文化而传承。翌日,我让亲戚带我去杨树博物馆看看,重新了解和认识杨树。
走在迎宾大道上,杨树林立,经历寒冬,枝杆无一叶。亲戚告诉我,如果是5、6月来,杨树花开,杨絮飘飞,恰是一道风景。到了景区大门口,远看是横放着一段巨大的杨树树身,树身上刻印着“中国杨树博物馆”几个墨绿色大字,近看门牌的树身是由一百多块杨树的木化石拼接而成,象征着扬树从起源到发展所走过的漫长历史进程。穿过大门首先是座主题为“饮水思源”的雕塑,雕塑上的人物都是对我国杨树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如1972年首次从意大利带回意杨的梁昌武先生、被称之为“”黑杨之父”的王明麻院士等。
博物馆主展览馆是仿照杨树树桩建造而成,分为杨树起源、国际杨树、杨树生命、中国杨树、杨树与泗阳、工艺与文化、栽培与利用、多媒体演示等9个展厅,全面展示了杨树知识及其发展的文化艺术。走过展览厅后面,便是一个广场,四棵高大的杨树参天而立,广场边竹林旁赫然写着“中国杨树王”五个大字。原来这4颗棵大杨树都有着40年的树龄,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杨树。
走到杨树王下,我们一行4人合围才能抱住树身,周径应有6米之粗壮,树高有五层楼房之高,树上还安装了避雷设备,可见博物馆对杨树王重视和保护的程度。这4棵杨树,历经沧桑,树皮呈网状线条围绕树身,我拥抱着杨树,久久不肯离去。我抚摸着如疙瘩般的树皮,她似乎在告诉我,40年来,经历了了太多的风霜雪雨,每天都在呼唤着朗朗乾坤,如今我长高了,能看到世间万物,正如春天来了,一片欣欣向荣。当我仰首向树顶望去,枝杈繁茂细长,光溜溜的,没有一根直枝,如手臂弯曲一般,就像在舞蹈着千手观音,歌唱人间的繁荣。
杨树,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动人心弦的故事。但她的坚韧不拔,激励着辛勤劳动的人们。鲁迅在《白杨礼赞》中以“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歌颂白杨树。杨树的最大特点就是腰杆直立,坚强攀升,力求上进。杨树博物馆在保护杨树,传承杨树文化的同时,更多的是秉承杨树的精神。
做人如杨树该多好。挺直腰杆,积极向上,用勤劳弯曲的双臂,拥抱生活,热爱自然,收获应得的幸福和美好。礼赞杨树,才是我们心灵深处应有的礼遇和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