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学常识》一书趣记(3)
作者:庾日升
俗语生动形象,人们甚爱。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些俗语典故,而且与数字有关,觉得颇有意思,就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比如:“三句话不离本行”、“千里送鹅毛”等等,人人会说,人人都懂,可怎么来的呢?有什么典故?未必人人清楚,或许也想弄清楚。基于此,我专挑了一些数字俗语,依次说说它们的故事,还其本来面目。
“半老徐娘”,这个成语(俗语)如今形容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贬义成分多一些。徐娘是谁?为什么会衍生出这个意思呢?据说,徐娘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的妃子,出自“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这句话。徐娘原名叫徐昭佩,人称“徐娘”,因为她虽然年过芳龄,却非常喜欢打扮,但常常打扮得没有分寸,不够得体,有些风骚,与其年龄、身份不符,于是,才有“半老徐娘”流传,一直至今不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论男女老少,打扮打扮自己,无可厚非,但一定要适度得体,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梅开二度”,同样也来自唐代的一个故事。有位美丽善良的女孩叫陈杏元,一天,她家后院的梅花突然凋谢,正当她百思不得其解时,被奸臣所害的才子梅良玉来到她家中,男才女貌,两人产生了爱慕之情,私订终身。正当沉浸幸福之中,不料,陈杏元被朝廷作为美女选中送往北国乞和,她在送往的路途中跳崖自尽,没想到被王昭君的阴魂所救送回家,回家后,她立即与梅良玉成婚,竟然感动了她家后院的梅花,当天便重开了一次,于是有了“梅开二度”之说。这个神奇故事歌颂了人间真情、美丽爱情,今天依然把人们第二次爱情称为“梅开二度”,但更广义的意思是同样的事情第二次出现了。
“二百五”,这个俗语今天形容说话不正经、做事马虎、处事随便的人。虽然人们不爱听,甚至是厌恶,但它的来源却颇多,也觉好笑。其一,传说有个老秀才,年轻时不得意,到晚年时,妻子给他生了两个儿子,老秀才回望一生,感慨万千,给两个儿子取名也别出心裁,老大叫成事,老二叫败事,自己经常教他们认字写字。一次,他外出,吩咐两个儿子写字,老大写三百,老二写二百,让妻子督促。待他回家后,妻子告诉他,两个孩子写是写了,只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写了二百五,就这样,“二百五”在民间传开了。其二,战国时期的苏秦是有名的说客,后来在齐国被杀,齐王大怒,表示必须抓到凶手。他欲擒故纵,让人发布告示,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他的人可以领赏黄金千两。果然,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干的,齐王说:“不许冒充呀!”四个人都咬定就是自己干的,齐王又问:“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人异口同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说:“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其三,从前有个傻子,因为家道败落,去卖家中传家之宝,在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有人跟他讨价还价,只同意给250,傻子想250就250吧,事后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黄金,是个“二百五”笨蛋。三个故事虽然有些荒唐,但俗语“二百五”流传的生命力却异常强大。
“两袖清风”,是今天的热词,也是人们的期望,比喻为官清廉,不贪钱财。但这个词来源非常契合,发生在明代清官于谦身上。当时,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员为了讨好巴结,进京奏事,都盛行带贵重礼品,只有巡抚于谦一个人例外,他的同僚劝他,没有贵重东西,带点土特产也行啊,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说:“带有清风!”说得正气浩然,掷地有声。自此,“两袖清风”风靡开来。
“三句话不离本行”,是指所说的事情都与自己职业相关,也常常被今天的人用来作为调侃之语。那么,这个俗语怎么来的呢?传说从前在一个小镇上,有四个能人,分别是厨师、裁缝、车把式、开船的,不但手艺好,而且为人忠厚公正,要是哪家有纠纷,都要请他们去调解。一天,镇上有户人家兄弟分家,闹得不可开交,就请他们去调解,可任凭他们怎么说,兄弟俩就是谁也不肯让步。无奈,四个人聚集到厨师家商量处理办法,厨师说:“快刀斩乱麻,要不锅啊碗啊就分不清了”;裁缝说:“我们说话办事不能有偏,要针能过得去,线也能过得去才行”;车把式接着说:“过去我们调解过这样的事,前有车,后有辙,只要不出大道就行”;开船的不耐烦了,说:“我们不要再啰嗦了,到他家后,见风使舵,怎么顺手,就怎么划拉划拉算了”。厨师的老伴听到这里,笑着说:“你们都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买啥吆啥。”她的话音刚落,四个能人都笑了起来,原来厨师的老伴是做小买卖的。就这样,这个俗语问世了,至今仍然被人喜欢。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应当另眼相看,也是今天人们亲朋好友重逢时,常爱说的口头禅。这个俗语与三国时东吴名将吕蒙有关,他十五六岁就开始打仗,由于他没有时间学习,直到当了将军也是如此。后来,孙权告诉他,你现在是将军,要抽点时间看书学习,会大有好处的。吕蒙听后,大受启发,开始发奋读书,汲取知识。一次,鲁肃路过吕蒙驻防的地方,同吕蒙聊天,吕蒙问鲁肃,关羽对我们威胁很大,你采取了哪些防御措施?鲁肃拿老眼光看人,心想,你是个大老粗,跟你说也是白说,于是,懒洋洋地说,到时候再说吧。不料,吕蒙侃侃而谈,依据吴、蜀两国的形势,提出了五点建议。鲁肃听后,十分惊讶,也非常佩服,说一直以为你只会带兵打仗,今天才知道你还是个有学问和见识的人,已不是当年的阿蒙了。吕蒙笑着说,人们离别三天,就要用新眼光来看待,我们两个人隔了这么久没见面,老兄怎么能再用老眼光看我呢?至此,这个俗语流芳百世,为今人津津乐道。不过,话要说回来,倘若不努力,即便离别三年,也是面貌依旧。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姑且简称为“四知”,当有人和另外一人密谋某事时,为了让对方放心,总是喜欢说上这“四知”。说到这个俗语,先要“安民告示”一下,天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事情,人在做、天在看,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不要心存侥幸,还是居安思危,小心为妙,今天有多少人就是毁在这“四知”上。据说,这个俗语出自东汉名臣杨震之口。当年,杨震推荐了王密担任了昌邑县县令,王密为了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在杨震赴新任路过昌邑时,王密深夜带着十斤黄金去拜见他,杨震说:“我了解你是怎么样的人,你却不了解老朋友我。”王密说:“现在是深夜,不会有人知道的,您就放心收下吧。”杨震严肃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只好带着黄金羞愧走了。我们不禁为杨震拍案叫好,您说得对,做得好!
“千里送鹅毛”,这个俗语是指礼物虽然微薄,但情义深厚,它的来源真与天鹅有关。据说唐朝时,有个地方官员得到一只名贵天鹅,为讨好皇帝,便派一个叫缅伯高的人带着天鹅送给皇帝。当时正值六月,天气炎热,缅伯高担心天鹅死活,就想给天鹅洗个澡,当他路过沔阳湖时,便下湖给天鹅洗澡,一不小心,天鹅边叫边抖动翅膀飞走了,只落下一根鹅毛,缅伯高无可奈何,仰天长叹,只好捡起这根鹅毛去见皇帝。到了朝廷,缅伯高双手举着鹅毛,把情况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还赋了一首诗:“将鹅贡唐朝,山高路遥远。沔阳天鹅失,倒地哭号啕。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皇帝见他人忠诚老实,说得情真意切,就留下鹅毛,放他回去了。热度至今不减,来源居然如此,有意思。
可见,俗语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是中国语言文化里的瑰宝之一。当今,伴随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俗语会源源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