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一手扶强起来的“藩镇割剧”,最终导致了唐王朝走向灭亡,成为导致天下再次走向大乱的根源。由宋太祖亲手自导自演的“杯酒释兵权”,终将天下拉回了由乱到治的局面,中华民族由此终止了最后一次大分裂状态。
唐朝经百余年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可谓进入全盛时期,然而此时发生的“安史之乱”却打乱了这一历史进程,成为唐由鼎盛走向衰败的分水岭。无可奈何花落去,“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切皆由唐玄宗所引发,或许可以这样地说,唐玄宗之败就在于“两妃”、“两宰”所致的“藩镇”坐强,才有了“安史之乱”的发生,才有了走向衰败的“藩镇割据”。
唐玄宗李隆基作为一代英皇,在继位后的前二十来年是非常有作为的,通过使用贤臣能臣,励精图治,采取一系列改革,使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昌盛,当时唐都长安人口超百万,是著名的国际文化中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数以万计的外国使节、商人、僧侣和留学生居住在此。气象万新的长安就是开元盛世的最好写照。这样的盛世何以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在“安史之乱”后就迅速地走向衰败呢?
唐玄宗执政二十多年后,眼见得天下太平盛世,便渐渐滋长了骄傲怠惰的情绪。他觉得,天下太平无事,宰相管政事,将帅守边防,自己何必那么为国家操心。于是,他就追求起奢侈享乐来了。“楚王好细要,宫娥多饿死”。这时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两妃”、“两宰”,就将唐玄宗推向了深渊,也将大唐盛世推向了深渊,而且是一去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
前有武惠妃,迷得唐玄宗祸起萧墙,使其失德,先是废除王皇后而致死,接着一日之内赐死太子及两王子,夺嫡之争导致皇位继承元气大伤。
后有杨贵妃,媚得唐玄宗迷失自我,一代英皇“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集“三千宠爱在一身”,在“霓裳羽衣曲”中,拜倒在杨贵妃裙下,安禄山小儿之丑剧就这样发生,杨国忠宰相之位就这样唾手而得。
如果说武惠妃、杨贵妃是促成唐玄宗内败之因,那么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就是导致唐玄宗外败之果。
李林甫,原只是一个吏部侍郎,但口蜜腹剑的他,奸诈狡猾,靠拉拢宦官和妃嫔,使用阴谋,揣得皇上心而投其所好,深得唐玄宗赏识而爬上宰相高位。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将唐玄宗与百官隔离,让百官只能听命于他,否则便受到排挤打击。他断绝广招贤士之路,在相位上一干就是十九年,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大臣全都遭到排挤,一批批阿谀奉承的小人都得到重用提拔,“开元之治”景象就这样消失了,唐王朝的政治由此走向衰败。
更为要唐王朝命的是,在李林甫手上将“藩镇”养虎为患。自唐中宗年起,朝廷为防边患而开始在边镇设置节度使,作为常设的军事长官。至唐玄宗时,在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军镇一一藩镇,长官称为节度使,集行政、财政、军事大权于一身,各统数州,经略四方,成为尾大不掉之势。掌握朝政大权的李林甫,为确保自己的地位,不但排挤打击朝廷的文官,还猜忌边境的节度使,对他们下狠手。他认为边境将领中有一些胡人,文化低,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在唐玄宗面前极力主张重用胡人而取代现任的节度使。在他的促成下,安禄山得到唐玄宗的高度信任,坐上了范阳、平卢两镇及河东节度使,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分地区,才有了后来“安史之乱”发生的可能。
李林甫虽然死去,但奸相并未止断。杨贵妃的同族哥哥杨国忠接着上场,继任宰相。正是杨国忠的继位,才激活“藩镇”这个蓄势待发的大老虎。杨国忠本就是个小人,安禄山一点也瞧不起他,他也看不惯胡人安禄山,两人越闹越僵。杨国忠三番五次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一定要造反,促使安禄山于公元755年以清君侧之名突然借机发动叛乱,一场蓄谋已久的“安史之乱”就这样发生了。
“安史之乱”后,地方节度使的势力进一步膨胀,所据的藩镇俨然成为独立王国,而唐王朝的中央政府已无力控制,形成了长期存在的弱干强枝的“藩镇割据”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仍继续纷乱不止,至五代十国之后的大宋统一才退出历史舞台。
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做过归德军节度使,深知掌握军权之厉害,自己就是陈桥兵变而谋得皇位,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他在寻思:自从唐末以来,僭称皇帝和篡夺政权的比比皆是,战乱不断,怎样才能结束天下战争而开始长治久安呢?宰相赵普一番削权话,点醒宋太祖这个梦中人。于是一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就这样开演。
一天晚朝之后,宋太祖将石守信等大将留下来喝酒叙旧,趁酒酣耳热之际,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今天这个样子,但是你们那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多难心事,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你们说,这一年来,我就没睡过一夜安稳觉。”
这还了得,众人迷惑不解地问是什么原因。
太祖说:“这不是明摆着吗?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
众人惊慌失措,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天下已经太平无事,谁还敢对陛下不忠呢?”
太祖摆摆手说:“你们几位我是信得过的,只怕你们的部下当中,有人贪富贵,往你们身上披黄袍,你们想不干,恐怕也不行吧?”
太祖说:“我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把兵权交给朝廷,去地方做闲官,置些田产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平平安安地度个晚年。我和你们结为亲家,彼此毫无猜忌,这样不好吗?”
宋太祖就是这样“杯酒释兵权”,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政治制度,成功地解决了“藩镇割据”这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使宋朝走上了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之路。但也从此开启了贪图享乐、奢侈腐败的灭国之路。
唐玄宗的“藩镇”,强了军,稳固了边防,解决了兵从府兵制到募兵制转变的难题,却发生了“安史之乱”,形成“藩镇割据”,从此走上衰败不归路,最终致使唐王朝命归天下大乱。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削了藩,稳固了政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难题,却发生了金元外族入侵,一辱再辱,一退再退偏安一隅,最终致使宋王朝命归茫茫大海。殊途同归,不管统治者用何种办法,只要是走上贪图享乐、奢侈腐败之路,也不管其强盛如何,灭国是其必然,在中国的封建王朝是无论如何也是解决不了的。
作者简介
朱双顶,网名东香人,省直机关退休人员,在家以读书为乐,近年内重拾旧时雅好,不时写点扎记、散文、随笔、诗歌等,先后在多家微信公众平台上发文二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