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的“修齐治平”

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于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大学》中,占有《大学》中的八条目的半壁江山,达四条目之多,可见儒家对其重视的程度。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得意门生,以孝著称。他出生于春秋时期没落的贵族家庭,是孔孟之间承上启下的儒家重要传承人物,儒学的积极推广者。《大学》就是曾子的学生记录他阐释的“大学之道”,但不为当时所重视,只被收在《礼记》之中。直到唐时,才得到了大儒韩愈的推崇。到宋代时,被朱熹从《礼记》中取出,作为“四书”的第一部书而传,并特意为《大学》作章集注。从此,《大学》成为打开儒学大门的金钥匙,儒家学说都是围绕“大学之道"而展开,读懂它的“三纲八目”(三纲:明德、亲民、至善;八目: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可登堂入室,去领略儒学经典中蕴藏的全部精义。《大学》虽只有2000多字,却成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纲领,被国父孙中山称之为“中国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

《大学》中是如何来讲“修齐治平”的呢?细读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明确“修齐治平”的内涵。《大学》中说:“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提出修身在于端正自己的心,如果心里有了愤怒、恐惧、贪图、忧虑,心就不会专注,只能产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提出不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就不能治好家,因为人都有不知道自己儿子的缺点,都有不满足自己禾苗的茁壮,所以喜爱一个人而又能了解他的坏处,厌恶一个人而又能了解他的好处,这种人真是天下少有的;“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人”,提出了“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君子不出家门就把他的教化推广及于全国),进而推出“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败事),一人定国”;“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弟通“悌”),上恤孤而民倍(倍通“背”,违背)”(所谓要使天下太平,在于治理好国家,国君尊敬老人,便会使孝敬之风在全国人民中兴起,国君尊敬长上,便会使敬长之风在全国人民中兴起,国君怜爱孤幼,便会使全国人民照样去做),提出了国君应推己及人,在道德上起示范的作用,在道德修养上慎重从事,有了道德就会有人,有了人就会有国土,有了国土就会有财富,有了财富国家就好派用场,治理国家的人不能以自己的私利为利益,而应当以仁义为利益。
二是明确“修齐治平”的关系。《大学》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如此这样,才能够“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以,从天子到老百姓,都要以提高自身品德修养作为根本,如果这个根本破坏了,却要家齐、国治、天下平,那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见,《大学》中所讲的“修齐治平”大道理,是有明确的内涵所指,是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是有根本的关键所在。时至今日,“修齐治平”读之学之行之,仍不失为做人做事的一座道德丰碑、一个修养规范、一生践行方向。

作者简介
朱双顶,从警近40年,头顶国徽,肩扛责任,保一方平安,卫百姓和谐。一路踏歌而行,将青春热血和大好年华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竭尽绵薄之力。如今退休,不忘初心,重拾雅趣,留下点滴文字爱好。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大学》中的“修齐治平”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