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篇(二)
作者:赖文芳
旬河作为汉江水系的一大左岸支流,在安康市旬阳县蜿蜒穿城而过,这里是汉江在陕西的最后一段路程,在闯过秦岭南麓的山谷后,它将在湖北冲击出4.6万平方公里的江汉平原。汉江滋养的汉中盆地物产丰富,每年3月春日,是汉中油菜花冲天怒放最为繁盛的季节。成千上万亩油菜浮光跃金、漫山遍野在山原交错,花的海涌入人们视野,极目难穷。近些年旅游业的开发,此处油菜花观赏地是摄影者和旅游者的蜂拥而至的首选。中国每年种植的油菜超过一亿亩,从2月开始,油菜花像候鸟一样,从南向北掠过中国大地。这趟旅程要跨越30多个纬度,无论是在最南端的海南还是最北段的内蒙古都能看到它明黄色娇艳的身影。汉中油菜花所在的位置北纬32度附近,分布着一条长达2000多公里的世界油菜花带,这条油菜花带每年出产的菜籽量占世界出产量的1/4。
地跨南北的陕西有了两种气质,形成两种类型不同的梯田。
在陕南,丰沛的水系灌溉了更多的水田,它们跟大多数南方梯田一样种植水稻、耕作插秧,如汉阴县凤堰古梯田。漩涡镇的凤堰古梯田,因水依山,巧用天工,数百年来,水灌牛耕,这万亩古梯田不仅养育了漩涡的万千百姓,还成为汉阴县漩涡镇的一张金名片。当我们做为摄影爱好者几次三番走进这片梯田中时,常常被它震撼、迷惑,已感觉它不再是一片单纯的农业田地,而是一本传奇的书卷。层层叠叠在山坡的梯田,仿若翻开的书页,好像正一层层剥开沉寂的秘密,把遥远的过去,瞬间拉近。那满眼弥漫的、沉甸甸的、是这本老书中密密匝匝的繁体字,字里行间飘逸的,不是炊烟,不是春花,而是一段如泣如诉的歌。歌声在洒满光影的油菜花或稻浪间起伏跌荡,不时掠过的鸟雀,在我心中击打出一层层不停息的漩涡。
往北二百多公里,是黄土高原上的旱地梯田。陕北的春天来的晚,春播之后的梯田常常要铺上塑料薄膜进行保温。由于特殊的气候与地貌,造就了这片北方梯田,如铜川市的哭泉梯田。四月,恰逢新一轮地膜玉米种植期,轻拂的春风为梯田披上了绿装,层叠起伏的田埂光洁坚实,泛着银光的地膜玉米蜿蜿蜒蜒,绵延如飘带,舒展如长河。他柔美的线条荡漾出一圈圈的波纹;勤劳而智慧的哭泉人在这片土地上弹奏出希望的音符,缓缓流淌的音乐滋养着世世代代守护者。
古汉栈道、石门石刻及古汉台
因为秦岭这道南北分界线,才使得中国南北大地在历史上有了南船北马、南稻北麦等等诸多生活习俗的差异,不过中国人自从有历史以来,即使愚公移山也没有被座座连绵的大山挡住过去路。自夏禹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在秦岭上开设栈道,到了战国时期,从关中平原到汉中盆地就已开出了四条道路,从西往东分别是:
1.陈仓道——从汉中到陕西与甘肃接壤的陈仓;
2.褒斜道——从汉中城北15公里的褒城到)秦岭北边的斜峪关(褒城就是当年那位让周幽王千金难买一笑,烽火戏诸侯的大美女褒姒的故里);
3.傥骆道——从汉中洋县傥水河口到周至县西骆峪;
4.子午道——从汉中经子午谷到达西安东南杜棱。
在这四条道路中,最平缓好走的是褒斜道。今天的褒斜道遗址,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提到就是褒斜栈道和陈仓道:当年刘邦被项羽派往汉中后,为了向项羽表示自己绝不再踏入关中(当然也怕项羽来攻打自己),烧毁了褒斜道。几年以后又重修褒斜道,项羽得知后,觉得在500里山路间修好褒斜道不定哪年哪月呢!谁知韩信却取陈仓道,出大散关攻入长安,这是声东击西的典型案例。诸葛亮二出祁山时走的也是褒斜道。
说起这四条路,在中国历史上每个都赫赫有名。当年秦国就是经过褒斜道攻入汉中,再经南边的金牛道占据巴蜀,修建都江堰后,造就了天府之国,靠着天府和关中两大粮仓才统一了中国;傥骆道是四道中最险峻快捷的一条,据有种说法当年杨贵妃马嵬坡找人替死,然后由傥骆道逃到蜀地,之后又沿长江一路到海边逃亡到日本的;李太白大师当年写“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也是在走傥骆道时发出的感慨;子午道就更不用说了,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当年魏延几次三番地建议诸葛亮从子午道攻取长安,鸿门宴后刘邦匆匆逃往汉中走的也是子午道。
说完褒斜道,石门必提一下。石门就在褒斜道的起始7里处,这里本是连城山与褒河相连的七盘山突兀河谷的一个山嘴,从远处望,山势到此恰似一扇门户,厚度十余米。东汉永平四年,明帝诏令修复褒斜道时(栈道需要不断维护、修复),开通了石门洞(那时候还没有“隧道”一词)。石门洞贯通南北,东、西两壁因山嘴长短而略有不同,按照汉朝通行的定制,石门洞内在当时可容纳两辆车相向而行。
石门洞内东西两壁和洞外南北数里的险坡、断崖以及褒河水中的沙滩大石上,多有由汉及宋的摩崖石刻,有的是历代开通、修复褒斜道、石门和山河堰工程情况的记载,有的是参观、游览的留念题记,清代有人统计,约40余种。而其中的“汉魏十三品”,唐宋时期即负盛名,誉满全国。
所谓“石门汉魏十三品”者,是以石门洞内东西两壁,东汉刻的《石门颂》与北魏刻的《石门铭》为代表而言,其中,《石门颂》早已名驰全国,是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史和书法艺术史的瑰宝,特别是它的书法,是“汉隶”的杰作。1970年因国家要建修石门水库,石门十三品凿迁至汉中城内古汉台的汉中博物馆,粘接复原,专建一室,名为“石门汉魏十三品陈列馆。
古栈道和除了十三品之外的众多石刻如今都已被淹没在石门水库之下,让人甚感遗憾。古栈道已然看不到,现代人仿当年的栈道在更高处的半山腰又修建了一条,新修的这段有3.6公里长,我们可以沿着新修的栈道走走,体会一下先民们当年凭着最原始的工具,用火烧水激之法开凿石门洞,在岩壁上开出许许多多的一尺见方的凹槽,插入石梁,上架木板,一点点修造栈道穿越秦岭,想想都是多么的不易啊!
古汉台位于古城汉中东南隅,是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的宫廷遗址。它台高7米,坐北朝南,自南而北逐级升高,形成三个台阶式建筑群,是人工夯土建成的具有典型秦汉宫廷模式的遗址。据《华阳国志》记载,西汉立国之初,即公元前198年,汉中首任太守田叔为刘邦修建了行宫,人称““汉台”,后人仰其历史久远又称其为“古汉台”。古汉台成为后人缅怀凭吊刘邦业绩的圣地、汉室家业的象征。历代“广基址,拓规模”,时有修葺增建,逐渐成为一郡之胜。随后,又修建了汉中郡府官署(后称府衙),至民国时期,古汉台便成为汉中府署所在地,是历代官宦执政、贤士雅集之所。
1958年11月,汉中以古汉台为址建成博物馆对外开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修葺,逐渐形成了古汉台现有的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曲径通幽的园林风貌、建筑风格和布局层次分明,院内景观别致,古树名木众多,有市花旱莲、市树桂树、百年菩提、雌雄皂角等。古建以望江楼、桂荫堂和东大门为代表,登临望江楼三楼向南眺望,一眼就可以看见汉江,是人们饱览汉中风光的最佳去处,“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现在,随着汉中城市规模的拓展,登楼已不能望江了。一楼、二楼也已分别改建成博物馆馆藏佛教道教造像陈列室,其东西两侧,有铜钟亭和石鼓亭,东侧铜钟亭里放着一口很精致的大铜钟,据说是明代汉中瑞王府的遗物,为传世珍品;西侧石鼓亭内的石鼓,又名“月台苍玉”,细腻温润,传说是汉王刘邦的上马石,为“汉中八景”之一。
古汉台一年四季,满目葱翠,步步留芳。古汉台在年年的霏霏细雨浸润下愈来愈古拙,愈来愈温润,也愈来愈沉寂。风行水上、雨润汉台都只是路过,风停雨住以后,留下的只有云烟、绿苔和沉淀在岁月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