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的兴起与消失

春秋战国时期,西周灭亡,天下诸侯割据,连年纷争。读书人于是争相思考天下兴亡,由此打破了“庶人不议”的传统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局面,出现了一大批赫赫有名的思想家。他们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自不种的学说,被人隐其名而尊称为“子”。后来合在一起,被称为“诸子百家”。“百家”得名于《汉书?艺文志》中“凡诸子百八十九家”之语。后人概括那个时期的学术繁荣程度为“百家争鸣”,它是指学术思想领域“百家”林立、互相争辩的现象。时为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杂家等,各自著书立说、游说争辩,进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当时的思想、学术的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影响。然而,百家争鸣为何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时就戛然而止了呢?
这就要从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说起。周朝到了周平王东迁洛邑以后,周王室开始走向衰微,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这时是王者不王,诸侯各国开始登上历史的大舞台,天下进入了纷争剧烈动荡,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势:

一是诸侯间靠武力征伐,以强凌弱,兴兵打仗也不请示周天子,可又打着王室的旗号用来讨伐别的诸侯以争当会盟主,形成了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的趋向。这就促使各诸侯国争夺人才越演越烈,就有了士人的用武之地。士人也产生了以何种社会手段为治国方式而争辩不休,而各显其能走向历史舞台,为各诸侯国所用。这就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很好的时代大舞台,无论是哪一家,在天下纷争的时代里,总能施展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一是由于分封制的不断解体,贵族阶层地位下降,最底层的庶民阶层得到松动和上升,两者之者开始出现一个士阶层,而这个阶层正成迅速发展壮大之势。由于这些士人拥有文化,是有才能的人,被各诸侯所争相纳用。尤其是各诸侯国的权力都相继落入各自的大臣手中,大夫们可以享有世袭的爵禄时,他们为了维护和争取自身的利益,开始了养士为己用,形成了养士成风的社会现象,战国四君子及吕不韦养士出名就是此时的代表。这些士人为他们的主子,或出访游说奔走于诸侯国间,或献计献策为主子指点江山,更为重要的是著书立说活跃在学术思想争辩上,以求扬名于世。这就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大舞台,各类风流人物参与到百家争鸣之中而展露身手,都有不俗的表现而自成一家,于是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上述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百家争鸣的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被彻底产除,这是导致百家争鸣消失的根本原因。秦始皇采取雷霆手段,实行郡县制,铲除各诸侯国的城墙,销毁各诸侯国的武器,使诸侯国不复存在,使士作为一个阶层失去了生存基础,断了百家争鸣之根;实行“书同文”,统一文字,使东方六国作为百家争鸣的母本文字失去生存之地,是断了百家争鸣之源。尤其是秦始皇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专制,强化文化思想领域的控制,哪里还有百家争鸣的生存空间。而此时发生的焚书坑儒事件,则加速了百家争鸣的消亡进程。
焚书事件发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当时秦始皇在咸阳宫置酒大会群臣,酒席上博士之间发生争论,尤其是齐国人淳于越过激进谏。秦始皇将争论与进谏交由李斯处置,李斯借此故意歪曲上书说:“前代由于四海分散,不能统一,所以才造成了诸侯们的割据战乱,当时有许多人颂古非今,谣言惑众,吹捧自己的私学,诽谤国家的建树。如今您统一了天下,明确了是非,确立了一统的基业,而社会上却有一些书生诽谤国家的各种制度,国家一有什么法令下来,他们就根据自己的观点评头品足,心怀不满。通过批评皇上来提高他们的名声,专门标新立异,鼓动下层,诋毁国家政府。这种情况如不禁止,那么皇上的威望就要降低,下面的党派就要形成。因此必须严厉禁止。我请求下令:对《诗》、《书》以及诸子百家的书籍一律销毁。”得到秦始皇采纳,一场焚书就这样在全国展开。由此可以看出,焚书的目的是实行愚民政策,强化思想文化专制,阻止书生妄议朝政。焚的书主要有非秦国的所有史书、私人收藏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等。
坑儒事件发生在秦始皇为寻求国家太平、长生不老,招纳了一些文学方术之士之时。这些人由于害怕秦始皇的残暴而陆续逃跑之后,引起他的震怒,而派御史把所有书生通通拘捕起来进行审讯,书生们相互告发,相互牵扯,最后秦始皇亲自圈定了四百六十多个,将其活埋于咸阳,并宣告天下,以儆效尤。
焚书坑儒,不在于焚了多少书、坑了多少儒,其主要威力在于震慑和影响上,它标志着秦始皇的思想文化专制达到登峰造极之地步,百家争鸣便从此荡然无存。从《史记》所载看,由于各国的史书只保存在周朝的史馆里,所以一下都焚光了;其它私人所藏之书,容易被私人偷藏而留存;同时博士官所管的书也不在所焚之列,应该是在项羽进入咸阳后被其一把火所烧。因为在刘邦攻占咸阳后,就进行了封宫锁库,萧何所抢出的也只是有关法律规章、户籍档案等资料。这还可以从秦朝的文化产品很少能传下来可见一斑得到佐证。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百家争鸣消失于秦一统天下之后,这是不容质疑的历史事实。一个想靠思想文化专制的王朝,想存万世之久,也必将随着百家争鸣的消失而破灭,这就是历史。

二〇二〇十一月二十一日

作者简介
朱双顶,从警近40年,头顶国徽,肩扛责任,保一方平安,卫百姓和谐。一路踏歌而行,将青春热血和大好年华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竭尽绵薄之力。如今退休,不忘初心,重拾雅趣,留下点滴文字爱好。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百家争鸣的兴起与消失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