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老顽童聊发少年狂(十一)
文\孙和平
笔者长期从事中小学生的写作辅导,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范文。这些范文,从中小学生的视角看待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幸福、感悟、思考和认识,比较符合或接近中小学生的行为特征,对中小学生写作中考、高考作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今选取部分以飨读者,希望能为读者朋友辅导子女写作提供一些借鉴。
本次作文话题:2013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应该是英国作家):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能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
晓林狂士解题:尽管这篇高考作文引文出处有误,但不影响考生审题与写作,且这题目切中当代中国教育对孩子天性,尤其是个性扼杀的弊端,仍是相当不错的作文题。这篇高考作文的题目,不少媒体说是“三句话看青春”,其实谬矣,还谬之千里之遥,不,应该是万里之远。这题目的正确归纳应该是“三句话看童真(孩子心理)。”
蒸汽时代——好奇心的宠儿
坐在小凳子上的金发小男孩托着下巴,亮着两汪蓝莹莹的秋水,出神地望着腾腾上升的水汽中上下跳动的水壶盖,身子一动不动地陷入了沉思。
奶奶走进厨房,看着出神的孙儿,笑着说:“亲爱的小瓦特,你又在思考 什么了?”
小男孩抬起头,眨巴着两潭秋水童声稚气地说:“奶奶,这水壶盖为什么会跳动?”
“傻孩子,水开了水壶盖当然会跳动喽。”奶奶开心地笑了,双眼溢出晶莹的泪花。
“那水壶盖为什么要等到水开了才跳动呢?我一直看着,之前它一动都不动,”小男孩瞪着双眼大惑不解,他多么希望奶奶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奶奶被问住了,笑了笑说:“那奶奶也不知道喽。”
就这么一个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深深地烙在了小瓦特的脑海中。他迷惘,但他越迷惘,就越想知道这究竟是因为什么。这迷惘长久地困扰着他,也推动他不停地去寻找他所满意的答案。
小男孩在迷惘和求索中渐渐长大了,长大了的他终于找到了他满意的答案:水开了会产生蒸汽,蒸汽会产生动力。原来道理竟如此地简单。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纺织机器亟需动力。有人尝试着利用风,也有人尝试着利用水,但风能、水能受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在当时的条件下实在难以大规模地开发利用。一时之间,能源问题成了工业革命发展的“瓶颈”。
为解决机器动力这个难题,瓦特把目光盯住了那个让他童年时代既困惑又充满好奇的蒸汽。经过反复实践和多次失败,他终于发明了改良的“万能的原动机”——蒸汽机。
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难题,因而被大规模地应用于纺织、采掘、交通等生产领域。英国因此率先完成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人类社会也因此迈入了“蒸汽时代”的门槛。
就这么简单的一个童年时代的好奇,竟然成就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推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也把整个世界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如瓦特逝世时的讣告所说:“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它也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实在没有必要再多说什么了,一言以蔽之,伟大的蒸汽时代,就是一个儿童天真稚嫩又执着的好奇心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