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定风波》

文\张钰

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学生时候读《定风波》只能读到表面的意思和被灌输进去那种乐观旷达的心态。中国的古诗词往往都是用简单自然的表象去含蓄而优雅地表达丰富的情感,时隔多年后,再读,读出了心酸,读出了豁达,读出了智慧。心境豁然,心灵净化。

这首词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创作的。当时他因仕途不济,官场失意,在与朋友醉归途中遇雨,借雨中潇洒徐行之际,抒怀虽身处逆境,但却从容淡定乐观豁达的胸怀。

一个饱含旷世才华的文人先是失去爱妻后又因被卷入政治是非,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对于半生苦难,他重重抬起又轻轻放下,“谁怕?”正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所以“一蓑烟雨任平生”。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一生,对于任何外在的权利、物质都是没有执念的,他喜欢他被贬到的每一个地方,乌台诗案他被贬黄州,他热爱黄州的生活和那里的人民。纵然被贬蛮荒的广东惠州,他也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愿意就在这里终老,致力于改变岭南地区卖孩子为奴的陋俗。苏轼心中的信念是“此心安处是吾乡”,心安便是家。他不是纯粹地展现自己的豁达,他的豁达是从泥泞中长出来的,是经历苦难后的通透。有人说,诗词这个东西,每个年纪,不同的阶段品味出来的意境是不一样的。是的,越艰难的泥泞越能刻骨铭心。

心灵是中国文人最后可以退守的精神家园。苏轼的心灵就是他的避风港,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也是一种自解和超脱。在纷繁芜杂的今天,我很喜爱“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心态。今天,有多少人被雨困住的时候是焦虑抱怨的。为什么不停下脚步来看看慌乱的人群,看看万条珠帘滴答成河,看看万物张开怀抱接受润泽的满足,满眼都是焕然一新的的风景。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追求既定的目标,把眼目的“逆境”放大甚至对抗,常常忽略其中隐藏的巨大美好。苏轼说“莫听”“何妨”的时候,我就已经很喜欢了,我甚至也想来一场雨,撑起一把伞去竹林里感受一番。当然我知道,我想感受的不仅仅是这场雨,更是未来人生路上所有的“风雨”。有人说,这一生要经历怎样的坎坷和挫折,才能有如此的心境。其实,顺境和逆境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逆境”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财富,把逆境去掉,人生就会少了一大半。走过的人生都没有什么好坏,你觉得人生最不好的东西,其实才是人生里最重要的功课。不因顺境自得自傲,也不因逆境自悲自伤。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它可以催人奋进。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如果苏轼没有经过贬谪,世上又少了多少名篇。

挫折是上帝掉下来的礼物。诗人里尔克有句诗,是这么写的:好好忍耐,不要沮丧,如果春天要来,大地使它一点一点的发生。我们所做的最少量的工作,不会比大地之于春天更为艰难。

斗转星移,时代更迭。愿千年前的那轮明月将古人们面对逆境时的那份坚强传承给我们。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再读《定风波》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