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江鸟 雨鸿乡音
吕仙洞就在附近的山上。
它本来是没有名字的,只是一堆人工垒砌的乱石,唯一特点就是乱石之下有几个鸡窝般的孔洞。
看石间水泥勾缝的印迹,其历史肯定不长,最多不过三十年。只因它的周围修造了方圆几十里的湖面,才引得众多游人前来赏玩。
前几年同学聚会,在此地工作的同学特邀到此一游。组织者顺水推舟,如此,既丰富了聚会项目,又节省了不少费用,乐见其成,大伙就一窝蜂的来了。
其实,自己曾多次光顾此地,早已没什么兴趣,考虑到在多年不见的老同学面前不便迅速暴露另类,忍一忍,隐藏些,集体活动嘛,贵在参与,于是就一路跟随过来。
那天,因一时内急,下坡到低处茅厕内更衣。轻松后,爬坡时不幸被某摄影人居高临下拍到,背景就是这堆乱石。入镜形象十分滑稽,恰似刚出窝的老母鸡。
有的事,被动不如主动,就如对付那个摄影师。于是,不等同学们演绎戏说,先就自嘲了一番,顺便八卦了几句。大意为汝等知个鸟,洒家本想再睡一会儿,却被你们这些小家雀们叽叽喳喳的给吵醒了,甚烦,云云。
某同学顺势圆场,巧言,此乃大仙出山也!
哈哈,好受用。窃喜加扪心自问:吾乃洞宾乎?
于是,在我的旅游地图上,暗自将此地命名为“吕仙洞”。
今年长假里乱哄哄的,没个闲。眼看着马上又要开工了,琢磨着到外面清净一下。
想着高速公路上车多不安全,不如好歹凑合一下,去山里一趟吧。于是,再一次造访了那堆乱石,以及附近的山水,观赏了刻在亭柱子上的对联书法。
风景还是老一套,不过,新添刻字书法倒值得一书。
赵孟頫和张瑞图的对联都不错,各取一半吧。他们对联的下联分别为:满园随心关胜境,画桥垂虹一丰盈。若不讲究平仄严谨,也可配成一副对联,可谓拉郎配。
赵孟頫,无论什么字体都擅长,以楷书和行书成就最高。他的书法遒媚、秀逸,圆熟,是“赵体字”的祖师爷,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因为他是宋朝皇室后裔,却给消灭自家江山的元朝当官,所以当时许多人对他的人品评价不高。
因人废字按说本不应该,但往往是“按说”的事几乎都不按说办。对待某人的艺术水准,不可按其人品论高低。所谓“字如其人”,“相由心生”之说,真的有点像主观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
赵孟頫是幸运的,在新的朝廷里当了大官,他的“赵体”字在那时就很受推崇,至今仍然深受欢迎。
忽想起,相比之下,秦桧在艺术成就上得到的评价就有点冤。本来,秦桧的书法水平也很高,但是,亡国之奸臣,身上是不许有任何光辉的。
秦桧的书法本应称之为“秦体”,但人们讨厌秦桧,也讨厌那个“秦”的称呼。所以,即便后来觉得秦桧的字实在太美,把秦桧的字制成模板,用于印书印报印文件,但是咬牙也不管叫它“秦体”。
可总得有个称呼吧。
秦桧是哪个时代的人呢?嗯,是宋朝人,那么,咱们就叫这种字为“宋体”字吧。如今,许多文件的大标题都用宋体字。
对待秦桧,就是永远剥夺你的政治权利,以及商标专利的注册权。甚至,从那以后,给孩子起名时,谁也不愿意用那个意思为美好植物的“桧”字了。
题外话,啰嗦。
张瑞图是明代官员、书画家,他的字可是相当了不得。但是,跟魏忠贤走的近,还给死后的魏忠贤写碑文,嗨,官场大忌啊。后来,张瑞图被定为阉党,开除公职回家去吧。
张瑞图擅长楷、行、草书,笔法硬峭纵放,结体拙野狂怪,布局犬齿交错,气势纵横凌厉,构成强烈的力感、动荡的气势,以一种生拗的意趣作导向。他用笔只在露尖的侧锋上作横截翻折的动作,从而造成一种激荡跳跃的声势和剑走偏锋的感觉。
在崇尚妩媚阴柔书法的那个时代,张瑞图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体现了强烈的个性特点,确有些“另类”,但他确实是伟大的书法家。
个性是区别彼此的基础,共性是归于一类的条件。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生活中,个性太强,易被当作“另类”;个性太弱,又容易被看作平庸。
嗨,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