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所理解的师德》里有一节《阅读是学习所有科目的前提》,这个问题,是我们早就意识到的问题,也是目前“双减”背景下必须重新予以重视、思考、推行、落实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这么一些现象或观点:
一、越是低年级的学生,成绩越高;越到高年级,成绩越低;
二、学生接受的,都是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知识,而没有具备为了进行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一言以蔽之,就是学生没有学会学习;
三、学生的成绩差,首先是阅读方面存在的欠缺造成的不理解或者曲解;
四、由于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学生的学习呈现出一种糟糕的状态,那就是他们把主要精力都仅仅聚焦在阅读过程本身,而不能将词和词组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和理解,也导致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文章的含义,归根结底,就是驾驭、统筹文字的能力匮乏;
五、所有科目都存在这一问题,物理、历史、化学、地理等科目的差,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只有他们能一边阅读,同时一边思考所读的内容的含义,具备这样的阅读技巧,才能上好我的物理课。”这是一位物理老师说的,也应该是其他老师的共识;
六、老师的任务在于关注孩子在课堂和家庭应该阅读多少作品,阅读什么类型的作品,以及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分析和讨论上,中、高年级的各科老师开始注意“在自己的课堂上要做些什么工作,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纯熟”;
七、他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要达成阅读的目的,必须让他们在低年级期间在课堂和家里朗读至少200小时以上,默读2000小时以上。而这,苏霍姆林斯基郑重地将其归结为一种“明确的教育信念”。
我以前说过一句话:“对于学习而言,最远的路就是最近的路;恰恰相反,最近的路就是最远的路。”“最远的路就是最近的路”,这里的“最远的路”指的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这条路——阅读,安静的阅读,大量的阅读;“最近的路”指的是唯有它,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达成目标,包括目前老师和家长都最最重视的分数。“最近的路就是最远的路”,这里的“最近的路”就是从一接受教育的低年级就开始追求成绩,就是做作业,就是刷题;而“最远的路”就是离预期的目标越来越远,突出的表现就是各科成绩要么不稳定,要么越来越差。
这里先说一下我以前听到的一件事。某地的一位教育领导是这样说的:在我们这个地方,小学质量是最好的,你看看那成绩;下来是初中,最差的是高中。我不知道这个领导是怎么到这个位置的,居然能说出这种违背常识的话来。同样,这些年来,我也碰到过许许多多抱有相同看法的家长:我的孩子小学那么优秀,初中老师是怎么教的?高中老师又是怎么教的?怎么成绩越来越差!甚至有些不理智的家长,竟然生出要到学校说理(也只能用这个词了)的念头。
从苏氏的论述中,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的考评方式里,最令人深恶痛绝,最违背教育规律的,就是以小学的成绩衡量初中的教学质量,以初中的成绩衡量高中的教学质量。如果苏氏知道已经进入21世纪二十年代了还有地方这么做,他会被气活的——虽然我们也希望他复活,但真不愿意是被气的。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优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优秀并不是指考了个双百,而是习得了一定的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其实这里的优秀,并不能称作“优秀”,而是在为以后的优秀做准备,或者这样做才算是优秀!有这个准备和无这个准备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同样一个班几十个孩子,一半通过作业、刷题取得了双百,而另一半只考了个八十多分,却实现并且继续为实现我们所说的准备而努力,那么,他们今后的结果是绝对不同的。那个双百,如同无根之木,看似飘在那里顺风顺水,可飘着飘着就沉了;而那个八十多分呢?你不能只看表象,你要看人家仍在扎扎实实地打地基、增储量呢。越是年级低,这方面的素养越重要。从学习的进程来说,小学低年级是在为高年级做准备,小学是在为初中做准备,初中是在为高中做准备。这样看来,眼前的成绩仅仅是一个方面。小学、初中的那些东西,毕竟简单,聪明一些的孩子,用点功,做些题,就能拿上理想的分数;问题是高中呢?那是绝对不一样的。比如,我们有许多孩子,都是初三突击或补课,以高分考到高中的,他们根本没有那个“打地基”“增储量”的过程,请问,他们能适应高中的学习吗?而且令人怃然的是,到了高中继续坚持补课,却也收效甚微了,原因在哪里,不用说了吧?比如经常碰到一些孩子,没有一天不认真的,只看那字,那个整齐啊,一看就是妈妈的乖宝宝,初中成绩可真是高,可到了高中无论怎么努力成绩也上不去,令人直呼可惜,原因在哪里?不能只怪智商低吧?如果以中考成绩来衡量高中办学水平,那高中应该“羞愧地辞职”的老师就太多了。
所有科目都是由易到难的,所有科目都涉及到阅读、理解、表达的问题,这些能力达不到,这些水平不具备,所谓“优秀”只会是昙花一现。说实话,越到后来,你还是沿袭着固有的河道前行,你的努力根本不可能与你期待的效果成正比。因为你的思维品质已经就是那样了,你的思辨能力、逻辑能力、判断能力(如果有的话)已经就是那样了,如果你想得到突破,除非请《聊斋志异》里面的那个陆判到来,帮你换个脑袋。
最近碰到一个非常刻苦的学生,他的问题也是许多学生共通的问题:物理、数学的题就是不会做,再怎么专心聆听老师讲授也不理解。说到这个问题,大概孩子也确实觉得自己辛苦地付出了,可结果怎么还是这样呢?都哭了起来。我问他:是不是每个字你都认识,可合在一起组成一句话,你就不明白了?是不是每句话你都知道意思,合成一段,前后就联系不起来考虑了?他睁大了眼睛,一个劲儿地点头,然后期待着我的秘方。我能有什么秘方?只能王顾左右而言他地安慰他一番,心里却在叹息:还有半年不到就要高考了,没有办法了。
看看前面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事实就是如此。而他提出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阅读。在这里,苏氏说的是七年制,低年级他指的是1-4年级,也就是四年。正好加一个闰年,那就是1461天,朗读加上默读是2200小时(他说这是“至少”)。我们看出什么没有?那就是这四年差不多每天最低要保证1.5个小时(包括课堂和课外)的阅读时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意味着开始,时间可以有所减少,阅读是需要一直坚持的。坚持到什么时候?终生啊!
你以为所谓的“双减”之后,就意味着将孩子散养吗?你还为孩子没作业、不补课焦虑吗?除了尽情地最好到野外玩,这就是最重要的任务。为什么说考验家长的时候来临了?武断一点说:“别人家的孩子”在阅读的时候,你的孩子在玩手机,所有区别就由此而来!
现在就产生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是这几年伴随着教材、考试改革诞生的问题:有些孩子就是不愿意(无能力、没兴趣)读书,何况关于阅读的要求那么高,他根本达不到;你高考语文怎么能那么出题呢?减少了选择题,增加了阅读量,增强了表达能力的考查,你怎么能这样?你其他科目怎么能那样出题呢?至少把题变长了,这不就对阅读、理解提出更高的要求了吗?这不是与我的孩子为难吗?就是个背诵(这也属于阅读),也增多了篇目,增长了篇幅,不但要背熟,而且还要理解,而且还有积累,试问你们主编教材的人能全部流畅地背诵下来吗?(我看了一下,有些篇目,我确实不能背诵,幸好我不是主编教材的人)
问这些问题的人简直了。不是不能问,是你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在问。我们在这里不探讨题型变化的原因和目的问题,只问一下:你的孩子不读书,人家就不让你参加考试了吗?你的孩子没背会、不理解,人家就不让你参加考试了吗?这存在一个等差的问题。而考试存在等差,这是古今中外的至理。你读书多又好,你就考高分;你背诵既熟练又理解,你就能填上那几个空。否则就是低分。难道选拔考试需要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吗?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这是不公平,但只要是考试,什么时候真正公平过?难道因为你学习差,高考数学就考1+1=?
“阅读是学习所有科目的前提”,所以,对于今天因为孩子不阅读而焦虑的家长来说,你的焦虑才刚刚启程。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从现在开始就引导孩子开始阅读,毕竟为时未晚。如果无所谓,或者没办法,那也就别焦虑了,毕竟焦虑只会对你的身体和心情产生负面作用,还是正视、接受差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