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吾国与吾名: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
作者:胡阿祥,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六朝研究所所长,曾担任“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要学术领域为中国历史、中国人文地理等等。
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7月
参考:“得到”APP听书、电子书。
明师读书慧
精彩观点
古代中国国号是怎么来的。有的来自地名或封号(商、周、唐、宋和汉等基本都属于这一类。如,“商”原本是地名,商人的始祖曾经被封到“商”这个地方,后来他们建立国家,就把“商”作为国号);有的故意使用和以前某个王朝相同的国号(如,后汉、北汉、南汉、后唐、南唐等);有的来自谶语(如,三国时期的“魏”,司马昭的“晋”,南北朝时期的“齐”等);还有的来自含义(如,元朝的国号来自周易里的四个字“大哉乾元”,乾元就是万物之始,入主中原的蒙古人选择“大元”作为国号,目的就是宣告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历代王朝的开国之君在国号的问题上煞费苦心,无非是为了给新王朝树立正当性。
国号如何塑造政权的正当性。有的皇帝在制定国号的时候,其实是在利用传统来塑造正当性。如,西周的分封秩序造成了这样的传统:每个诸侯国都拥有一个封号,这个封号一代代传下来,成为诸侯国内部的认同。后来的隋朝、唐朝也都是学的这一套,他们的正当性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和周朝的分封秩序有关。除了传统,信仰也可以成为正当性的来源。比如,明朝的国号利用了白莲教信仰。“大清”这个国号有可能是想水克火,战胜明朝。古代中国有一种古老的信仰叫作“五德终始说”,就是每个朝代都对应金木水火土五种德性中的一种,朝代更替对应的是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明朝对应的是火德,甚至连皇帝都姓“朱”,也就是红色,即火的颜色。清朝就应该对应水德,这样才能取代明朝。五德终始说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是王朝正当性的重要来源,是当时的普遍信仰。
国号如何看出社会演变。以往的中国只要换一个家族来统治,就要更改一下国号,这个叫作“易姓革命”,从姓刘变成姓曹,或者从姓朱变成姓爱新觉罗。以前的“革命”与今天革命可不一样,是“变革天命”,说的是君王承受新的天命,改朝换代。在宋朝以后,少数民族开始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蒙古人建立了元朝。少数民族制定国号一般都是国号本身的美好含义,这些信仰因素成为少数民族王朝树立自身正当性的重要手段。这并不符合汉人王朝制定国号的习惯,所以“大元”和“大清”这样的国号,其实折射出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那就是宋代以后的中国,逐渐从一个汉人占据主导的“小中国”,开始向一个多民族的“大中国”过渡。甚至今天的我们,都仍然生活在这个大中国的延长线上。所以,国号不仅是一个名称,它还是一个政治符号和一种时代象征。国号就像是一块精美的琥珀,里面封存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信息,值得我们仔细去反复观察和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