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笔记

老同学把浠水师范校友公众号“情系凤栖山”推介给我的时候,我正在读一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南海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我发现这两个“山”有着奇妙的关联,于是就借用书名作为文章名。

本书作者塔拉•韦斯特弗(Tara Westover)来自美国一个大山深处、信仰摩门教的家庭。她的父亲拒绝现代教育和医学。她在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后来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进而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和历史学博士学位,还曾赴哈佛大学访学。

这本书是作者2018年出版的处女作,描写了她的原生家庭以及她逃离大山后不可思议的求学历程,全美销量破百万册。塔拉用自己的故事证明了一个道理:不管原生家庭和童年经历给你带来多么可怕的负面影响,你都能够彻底改变自己,塑造全新的自我,这就是教育赋予我们的能力。

本书英文书名是“Educated:A Memoir”,中文版本作者选择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出处来源于《圣经•诗篇》中的一句话“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作者希望表达的是:教育是一个人不断探寻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这像极了我们飞往凤栖山又飞往其他山的成长历程。

这里的山和那里的山

我出生在湖北省浠水县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个地方叫闫河。我们村叫象鼻咀村,环绕闫河水库的北面、西面和东面,我的家在水库的西面。我似乎也是像鸟一样,不断从这里的山飞往那里的山。

难忘的青葱岁月。我高中(原为“十月高中”,所在地现为“浠水一中”)毕业后回到农村当了两年赤脚医生,背着药箱走家串户,纯真快乐。之后又到部队(山西晋城,北京51262部队)当兵四年,训练场上摸爬滚打,汗流浃背,练就了一身“硬骨头”,领悟了血性、坚韧和纪律。退伍后回到家乡当了半年生产大队团支部书记,当驻村干部,与乡亲们一起在田间地头,倒也快乐无限。

初为人师的苦乐。参加高考,来到了浠水师范学校,两年时间的素质教育,琴棋书画,体育运动,收获颇丰。师范毕业后分配到一所完全中学(浠水二中)担任高三英语老师和班主任,六年间,从团支部书记到副校长,为了胜任工作和提升学历,我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累并快乐着。

与学生一起上大学。好不容易获得了脱产进修的机会,到湖北教育学院(现改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管理系学习两年。我常常是第一个到教室,常常是坐在第一排,真是学习得如饥似渴,如醉如痴,课前课中课后总是找老师交流探讨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教授们的指导下,在自己的努力下,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与学生和同事成为了同学。在华中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系统的理论学习,艰苦的论文写作、修改和答辩过程,最大的收获是改变了思维方式。

走上了大学的讲台。毕业后分配到广东教育学院(现已改名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主要从事学校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担任教育系、教科所、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办公室负责人近十年之久。期间,应中山大学邀请,担任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兼附属小学校长一年;与人合作,创办了北京永博明教育研究院并担任院长,创办《学校品牌管理》并担任主编,举办学校品牌论坛,为中小学进行品牌策划;追随华南师范大学扈中平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系统研究了学校品牌理论。

一座座山来一道道坎。从闫河水库旁的小山村,飞往了太行山(山西晋城,北京51262部队);退伍回乡通过普通高考又飞往了“凤栖山”(浠水师范);从浠水二中通过成人高考飞往了武汉蛇山(湖北省教育学院,蛇山脚下,黄鹤楼旁,长江边上);从湖北教育学院通过硕士研究生考试飞往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的主校区所在地,以满山的桂花树而闻名遐迩),从华中师大飞往白云山(广东教育学院,白云山脚下,“小蛮腰”旁,珠江边上)……

翻越了一座座山,迈过了一道道坎,一路汗水一路歌,未负韶华未蹉跎。蓦然回首,已觉岁月不饶人,但我也未曾饶过岁月。

第一座山与第二座山

看到校友公众号“情系凤栖山”,我还想到了读过的另外一本书《第二座山——为生命找到意义》(The Second Mountain:The Quest for a MoralLife),作者是美国人戴维·布鲁克斯(David Brooks),中信出版社2020年10出版。

布鲁克斯说,人生要爬两座山,第一座山是关于“赢得自我”的,你希望自己越来越成功,越来越厉害,要实现自我,获得幸福。第二座山是关于“失去自我”的,是关于别人的:你为了别人,或者为了某个使命,而宁可失去自我。并不是第一座山不应该爬,布鲁克斯注意到,有很多爬完第一座山的人,现在都在爬第二座山。

正是浠水师范,给了我攀登这两座山的动力和勇气。

在我看来,是凤栖山点燃了我。浠水师范7905班是英语班。当年高考我没有考英语,进校后的英语测试我连26个字母也写不全。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学习了两年,毕业时被分配到浠水二中,担任高三英语老师、班主任和学校团支部书记。这在今天是不可思议的。不是我有多么厉害,而是当时难以招到英语老师。“战时状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作为首批老师,我们住在工棚里,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创造了一系列的奇迹。正因为凤栖山的英语学习和六年毕业班的苦苦相逼,才有了我英语能力的突飞猛进。以此为基础,我后来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出国访学和学术研究,过关斩将,一路绿灯。我想,我之所以能够去很多国内外名校访学与学界精英交流,在学术上取得一些开创性成果,承蒙抬爱担任诸多社会组织负责人,在“第一座山”上攀登到了一定的高度,是因为凤栖山点燃了我,是浠水师范的7905英语班给了我原动力!

在我看来,是中师生成就了我。尽管后来拿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但我更愿意称呼自己为中师生。在给本科生、校长培训班和名师培训班讲课自我介绍时,我常常谈起在浠水师范学习和浠水二中工作的这一段经历,这是我研究教育最宝贵的资源。中师生不是高考落榜生。当年的中师生,个个是学霸,中师生是一群错过北大清华的学霸。历史没有假设,人生之路是每一个个体的选择。一代中师生,少数人走出去,搏出了广阔的天地,更多的人选择了坚守,撑起乡村教育的一片天空。就我个人而言,正因为教高中但又是一个学历不合格的中师生,不想被人看不起所以奋勇拼搏,在不断奔跑中收获了美景、鲜花和掌声。落差越大,触底反弹的张力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庆幸当年是中师生,使得我有动力和勇气不断地攀登“第一座山”和“第二座山”。

我们当老师的,心中都有两座山。有的人专注于第一座山,但未必能想明白为啥要爬第二座山。有的是先攀登第一座山,再攀登第二座山。有的一开始就在攀登第二座山,有的是在同时攀登两座山。而且,每个人对心中两座山的理解也不完全一样。

山在那里,这里的山或那里的山,第一座山或第二座山,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