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目的——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四)

教育目的是教育上的永恒问题。历史上,有追求知识的教育目的,有智力训练的教育目的,也有自我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等等。没有目的,教育活动就无放矢之地,而进步主义的教育目的,基本立场却是“教育无目的”。

“教育无目的”这一观点在传入中国之初受到国内许多教育人士的赞同。全国教育联合会在1920年通过决议,与会者依据杜威的“教育无目的”,主张取消教育宗旨。教育无目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以至于引起如此大的实践改变?

(一)“教育无目的”本真含义

理解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下“教育无目的”的本真含义。

首先,教育本身无目的。杜威明确指出:“我们要提醒自己,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而言,不应该有预设的目的,也没有优劣的差异。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兴趣、爱好和个性在教育中都应该受到最大的尊重。

但是,杜威强调教育不可无目的。“教育之事不可无目的,无目的则如无舵之舟,无羁之马,教育的精神从何发展,其结果必不堪设想。”那两者难道不矛盾吗?其实,这也是国内外杜威思想研究者也有争议的问题。不过,目前,国内学者已大致形成共同意见:一方面,这是指教育过程没有终点和外在目的;另一方面,在抽象的教育概念中,教育没有目标,而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育必须有目标。

杜威反对外部目的。传统的教育目的,就是一种外部目的。儿童并不理解,也可能暂时不需要,由这种目的要求的活动,成了一种苦役。人们即使似乎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目的,比如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取得成就,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然而,生长本身就没有价值吗?

其实,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过程、即生长过程之中。因为既然“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只有当孩子生成了自身成长的目标,我们才算是让孩子获得了真正的教育。

以上,是杜威对传统教育目的观的批驳。你听的时候可能还是会有些疑惑:说教育无目的,又承认教育要有目的,那目的究竟是什么?又给了教育目的怎样的规定?

(二)杜威论目的的性质、良好目的的标准

杜威的目的观也是实用主义的:目标与结果相联系而不等同。实现目的的过程就是有秩序地活动过程。目的为活动提供秩序和方向。所以有目的的行动就等于明智的行动。目的包含着人的理性设计。

然而,不是所有人对于目的的理性设计都是良好的,要符合以下三个标准,才是良好的目的。第一,目的必须是现实的,是现有活动的产物;第二,目的必须是灵活的生成的,能随活动方向而改变;第三,目的与手段是不可分离的,现有阶段目标的实现是下一步活动进行下去的手段。

当然,教育目的也没有什么特殊性。正像农民种植农作物以求收成一样,教育也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教育目的的制定需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根据受教育者个人的活动需要而制定与调整。与儿童本身活动不相关的目的,又怎么能实现其教育性呢?

(三)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是杜威的教育目的

杜威讲演道:“教育的目的,是要养成配做社会的良好分子的公民。详言之,就是使社会各分子能承受社会的过去或现在的各种经验。”教育是促进社会改良的最佳手段,杜威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够适应与建设民主社会的公民。

提到公民这个词,我们往往联系到它的政治含义,即参与政治、监督政治的一面。“公民”也有非政治的一面。“第一,就是做一个良好的邻舍和朋友,因为人是共同生活的,二是能够与他人实现相互受益。三是经济方面做一个生利的、出产的人,不做分利的人。第四,应该是一个好的消费家。第五,是一个良好的创造者和贡献者。”这样的人,才是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

也许你觉得这样的观点很朴素,但培养具有民主情感、民主能力的公民是实现社会民主的根本之策,是对个人本位即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的融合与超越,成为动摇现代教育弊病的阿基米德式支点。因为,只有培养好“人”,才能建设好“社会”;解决好“人”的问题,才能解决其派生问题。

总结这一讲的内容,首先我们澄清了“教育无目的”的本真含义,批驳了传统的教育目的观,之后,定义了杜威理论中对目的的规定与良好目的的标准,因而教育目的也要立足学生活动,尊重学生的需要。最后,我们总结了杜威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就这样,杜威“教育无目的”与“民主社会是教育目的”内在自恰于杜威的教育学说中。

策划与审校:闫德明

撰 稿:苗双双

音 频:马琳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教育无目的——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四)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