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3276字 〡预计阅读7分钟
很偶然的机会,看到朋友圈关于《暗夜传灯人》的推荐,讲述49年那一批东渡台湾的文人学者,在蒙昧的时代,用青春、骨血和勇气,亮起一抹不灭的光。因为当时读《南渡北归》获益颇多,对这些人的故事颇有兴趣,于是立刻下单买书。
不能不说,这实在是一本精彩的书,作者用清淡优美的叙事带我们走入了一个陌生却似乎又有些熟悉的世界。
传灯,开蒙启智
1949年,有200万人去了台湾,一个小小的岛上,突然多出这么多人,而且其中不乏文人学者,不难想象,他们面临的将是怎样一种生活,正如作者写到的:
辗转漂泊,流离失所,寻找安身立命的角落的一代人,未曾花果飘零,而是落地生根,开枝散叶,长成大树,成为民族的文化传灯人。
这些人,很多无处安身,便选择了教书,而台湾岛上的孩子们,也因为他们的到来而不同,正如作者杨渡所述,他作为原住民,如果没有49年的这些文人学者将文化带到小岛上,他们是肯定不会有之后的开化和文明的,所幸,正是时代的变迁,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台湾岛的孩子们也因为一群文化传灯人,而变得不同。
穿过那些苦难,穿过那些幸存的生命,穿过时代的暗夜,那暴力所不能消灭的,恰恰是人性的希望,文明的血脉。中华民族的花朵虽然飘零,却也能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在新天地成就 一树繁花。
而他开启了自由的思想,独立的思考,批判的理性,人本的精神。
然而,这些飘零的生命却未曾凋零,而是把文化的血脉带到最偏远的角落,透过教育下一代,深深植入台湾这一片土地上。
有课堂,文化的根脉,就可以存活下去,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在每一个生命的根底处,开出文明的花朵。
从那一代人的脸上,我们可以看到:落拓的潇洒,浓郁的顿挫。那记忆的纯净的眼睛,曾闪动着为一生中见过的最遥远而动人的光。
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不断的在传递着文化、文明和思想。
他是涓涓细流,是寂寞伏流,是沙漠里的潜流,却在暗中浇灌许多小苗,直到多年后,人们才会知道它长成一片森林。
在暗夜里掌灯,让荒原展开点点鲜花,让沉寂的旷野,传出音乐的人。
当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蓦然想起自己的童年、少年,当年在西藏那个边远小镇上生活的我,不也是因为那些来自内地的知青、援藏医疗队才开始知道外面的世界吗?正是那些人让我开始一点点明白除了我们那个人烟稀少的高原小镇,外面还有广阔的世界,还有许许多多我们未曾见过的天地。
这,对于一个年少的孩子而言,是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也正是因为那时候的启蒙,才奠定了未来要去看世界的信念。所以,读这本书,有太多的时候,我是在和作者共鸣,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但是至少很多时候,我们的感觉是想通的。
绿岛,有故事的小岛
作者不断的提到当年台湾的社会现状,文化运动,记得2015年我去台湾环岛游,还专门去了“绿岛”,对于绿岛的认知源自“绿岛小夜曲”,只是简单的知道那里曾经关押了很多“政治犯”,却并不知道那一段真正的历史,这一次,读书,才知道居然有那么多年轻人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就被关在绿岛,一晃二三十年!
我无法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却从字里行间看到那一代人的风骨和追求,也更由此窥见当年台湾是怎样的风声鹤唳,这是真实的历史,所有的了解和看到正是为了“以史为鉴”!
他的眼中可见:透明,干净,澄澈。他是一个温暖,细致,有感性的人。
因为人的一生,如果不能追求精神的提升,为追寻的理想奉献,那只是追求物质的欲望和动物有什么不同,那样的活法怎能算真正的活过?
理想,一代人的风骨
很喜欢作者在描述和一个个前辈的交往中,那饱含深情的文字,那些人因为他的文字而再一次鲜活起来,或许他们的生命早已走到尽头,可因为曾经对台湾的文明和民主的贡献而不朽。
我喜欢他文字下那一个个心中有理想,不断的努力去追求精神的提升的人们,他们的理想或许只是属于那一代人的理想,今天的人是断不可能如此了,也正是因为这样,那些文字才更加令我激荡、鼓胀,心潮澎湃!
咔哒咔哒,高铁列车安静地敲打着南方大地,向前方行驶,很快就到达乌市高铁站,这是我的家乡,少年时代,我曾怀抱着要去远方旅行,要走到世界最远的尽头去流浪的梦想,如今我疲倦的想回家看一看父母,却无法下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交往,杨渡与这些前辈,人生也总是在某一段会遇到,交叉,或许之后再分开,但这些人却从思想的底层深刻的影响了他,改变了他,他也因为能写,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变成了和他们一样的文人,为了台湾的文明抑或自由而奔走和呐喊。
办报,影响这个时代
他的工具就是那一支笔,在任何年代,以笔为刀都不啻为一种很好的参与,他融入其中,体验不同于以往的体验,他以理性和尊重结交一个个前辈,以他们为楷模,思考自己这一代人的前途命运。也因这捷径而变得更聪明、更通达,更明确自己的方向。那是他从前辈们身上看到的:一种坚持,一种魄力,一种勇敢,一种承担。
只见静静的院落,古老斑驳的土石墙,那些酒吧都未醒来,早晨的阳光中,街上的市集刚刚开始,散发着古老的炭火香味。
一如佛家说了“成住坏空”,千年文明的光影于声音,以消失在茫茫白雪之中。
人生如果是一个旅程,我们都是旅途中的旅伴,结伴一起旅行,时间到了,我们就会下车,各自归去。
这世界只是一面镜子,反映了某一种恒久存在的真实,现在的一切,只是轮回的一个过程,曾经毁灭的文明,会在另一面轮回的镜子里重现,那么烧毁了的古城,会不会在另一个世界的镜子里重现,而走入另一个世界的晶文,会不会在那个镜子里的古城某一条石板街道的早餐店里,坐在木格子小窗边?
但人生只能这样吧,一点一滴不留痕迹的转折,在你不经意的地方累积起来,等你最后发现时,人生的方向已经转了大弯。
就算到今天,我们依然总在讨论新闻工作的意义,太多的自媒体已经混淆了关于“新闻”的定义,而前几年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华盛顿邮报》让我对“新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杨渡在书里讲述了一位前辈坚持在台湾办一份报纸的故事,他的目的只是促进时代的进步,提笔记录这个时代,也影响这个时代。老人家更是强调:新闻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做总体性的反省与思索,如果没有任何思想的反省,新闻事件只是一个点,永远无法连成一条线,也无法连成一个平面的全景,让我们更了解社会,更不必说立体的社会分析。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对比我们当下的很多新闻,真的太缺乏反省和思索了!
繁华于寂寞,只及于此生,
成败和功名,是谁的烟云?
九十几年的时光,
风吹过墨色淡然的回廊,
这人生,或许只是更深更远的长河里,
一片荷叶上的露珠,露珠里的倒影,
倒影里的一个人和一本书,
书中的一行字,
一行字之外,未曾被听见的一声叹息。
读书,思想的出路
少年时,我有太多太多的时光是消耗在小街里的租书店的,那一本本的武打小说,成了关于青春最难以忘怀的记忆,我与作者,虽然身处完全不同的世界,但居然人生有一个阶段竟是那样的相似,只是我有太多的书可以去读,没有禁忌,每一天除了学习之外的时间全都在如饥似渴的阅读中度过。
读书导致的沉迷是另一种上瘾,我的近视也正是因为在初三之后,陷入对武打小说的痴迷中,每天日以继夜的躺在床上读那些油印版错误百出的小册子书而落下的,那一段时间说少年痴狂一点没错。
杨渡们也度过了那样一段时间,只是他们所读的小说除了武打,还有更多对对岸(大陆)的向往和了解的书,更多在台湾当局禁止的书。那是一段我读到就刹那明了的历史。
喜欢杨渡的文字,我想象着那曾经东去的文人学者们,当年经历了怎样身心的煎熬。
他们的身影,仿佛是一个寂寞的,流离飘荡的时代的缩影,在街道边独坐阅读,卖书为生,他们背负着流离千万里的身世,故国的旧梦,最终在书堆中寻找一个思想的出路,或者是一个武侠的幻想世界来遗忘人间的痛苦?或者是文学的安慰来度过这残损的人间世呢?
最后,用作者杨渡书中的一段文字作为结尾吧:
大历史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慈悲,虽然在历史转变的当下,战争与饥饿,斗争与死亡会带来毁灭和伤害,无数生灵涂炭,人性受尽摧残,但从长远看,穿过那些苦难,穿过那些幸存的生命,穿过时代的暗夜,那暴力所不能消灭的,恰恰是人性的希望,文明的血脉。
去读书吧,这是一本令人热血澎湃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