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读后感 -家庭教育秘笈—来自千年前的柏拉图教育构想

本文2482字 〡预计阅读5分钟

我因为梁文道“理想国”出版社而好奇柏拉图的《理想国》,想知道为何道长对理想国如此执迷,所以强迫自己去读这本束之高阁的书,太多的对话不再赘述,只想分享柏拉图关于教育的构想,当年柏拉图已经在古希腊开始了理想国教育的实施,只是未能按照全部的愿望执行下去,但是他的思想却为后世诸多国家关于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梁文道等人的出版社“理想国”之名必定是来自于柏拉图的思想,要在这个浮躁纷繁的世界里独辟一方精神世界的净土。

当下的我们在看柏拉图的构想时,需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从其中去看他的教育构想对于我们自己、和下一代的人生设计有哪些可以值得借鉴和学习之处。

一、柏拉图的教育构想

柏拉图强调教育是属于国家管理的事务,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无论他们的出身和性别。他对教育的具体的规划今天看来依然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阶段一、10-20岁

所有的人在10-20岁的时候要接受完全相同的教育。主要的科目是体育、音乐和宗教,这些科目里面,体育尤为重要。他甚至对体育教育提出非常细致的规定,比如说,规定只能吃烤出来的鱼,肉,不能加佐料,不加佐料就不会耽于口舌之欲,仅保证营养和充饥。目的是培养一个健壮的身体,同时,要对美有鉴赏的能力,美育从小培养。再则就是是要培养具有服从、自我牺牲和忠诚的素养。

二十岁的时候要进行一次淘汰,淘汰下来的人成为工匠、商人,农民,成为在柏拉图的社会分层里面的第三个层级,劳动者。

阶段二、20-30岁

剩下的人继续其他科目的学习,在这个时期主要学习的是数学、几何学。

到30岁的时候,再淘汰一批,被淘汰的人成为第二个层级,即社会上的管理者,以及士兵。这些士兵主要指的是士兵的骨干阶层,即基层军官等,他们实际上是从10岁就开始进行跟军事相关的体育的训练,一直到30岁。

阶段三、30-50岁

经过两次淘汰以后剩下来的人,已经很少了,他们继续学习。

首先,学5年的哲学,到35岁。之后再继续学习15年实际管理事务的方法。

毕业了就是50岁,然后直接进元老院。元老院是真正的掌握权力的内阁,他们接受了40年的系统的完整的学习,经过完整的训练,变得非常有经验,成为国家的领袖(哲学王),即国家的统治者。

柏拉图认为教育与社会分层紧密联系,通过教育及其过程中的淘汰产生国家的三个阶层:体力劳动者,管理者,哲学王。

三种人形成三种不同的职能,对应三种不同的美德,就是节制、勇敢、智慧。理想国中的核心理念是正义。而三种美德的和谐相处,正是达成正义的根本方法。

柏拉图对教育的设计其实是完全对应于他对社会分层的设计。通过学习形成了三种人,这三种人有三种不同的职能,同时能掌握三种不同的德性。

第一种人,是最底层的劳动者,他们的职能是生产,他们对应的德性叫节制。

第二种人,叫管理者,担任的社会职能叫管理。而他们所应当具备的美德,叫做勇敢,当然他们首先具备节制,再叠加了勇敢。

第三种人,就是统治者,柏拉图把它叫做哲学王,他们的社会职能是统治。他们具备的德性,智慧。

这三种职能相互补充,生产,管理和统治社会,柏拉图认为就会和谐。而三种德性,和谐相处,形成了柏拉图理想国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的叫做“正义”的概念。

所谓正义,指的是智慧、勇敢,节制。

也可以把柏拉图的正义的概念替换成苏格拉底的善的概念,真正人的完美的境界就是你同时具备智慧,勇敢和节制这三种重要的能力。

二、我们家庭教育的思考

以上是关于柏拉图“理想国”对于教育的构想,采撷他思想的精华,作为个体,我们无法改变大的教育环境,但至少可以因为思考而对自己和孩子的教育有所行动,这算不算取自千年前的秘笈?

家庭教育之20岁之前

在孩子20岁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培养TA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智,体育训练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强健身体。同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在不断的失败和成功体验中顽强心智,在持续的训练中磨练心性,提升耐力。这些为之后几十年的竞争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而美育能够提升一个人对于世界的感知,只有打开五感才能真的去体验生活之美、音乐之美、艺术之美,美,不仅让我们感知生活,也会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这样的人心智是健全的,TA的每一天都是带着欣赏的眼睛在看世界,如此何惧生活的重压?

节制,让一个人懂得界限,知道尺度。而所谓服从,是关于制度,关于界限,关于自我。也是我们作为家长在孩子20岁之前要教会并训练TA的。

家庭教育之20-30岁

而20-30岁,主要学习的数学、几何学,这些是在开发一个人关于逻辑思维的能力,训练超越感性的理性思考,思想经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将会更加缜密,也逐步具备了独立的思考能力。

我不知道为何柏拉图认为这个阶段会训练出人的勇敢,但至少我相信,数学和几何学的训练,可以让一个人更加冷静、有目标,懂取舍,不纠缠,这大概也是柏拉图认为经过这个阶段训练的人可以胜任管理者角色的原因吧。

既然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对下一代有更高的期望,就不能放任TA对数学学习的拒绝,拒绝这些学科的学习,意味着少了基于理性思考、和抽象思维的训练。

个人成长之30-50岁

30-50岁,主要学习哲学和管理方法, 还记得当时大学室友的老乡是哲学系的,作为一群少不更事的年轻人,实在不明白哲学到底是学什么的。我对于哲学的关注大概也就是这几年才逐渐开始。

按照柏拉图的构想,从30-35岁学习五年哲学,实在是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够搞明白吧,此刻能够留下来还没有被淘汰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当然,我们毕竟不在古希腊,我们作为后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想要成为真正的看的清楚世界模样的人,必须要用哲学的思想来思考,这也提醒我们学习哲学的重要性,但,哲学,要有一定的知识和人生阅历打底,才能够学习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伟大的前人们有太多精彩的思想流传百世,至今他们的光芒依旧熠熠生辉,不断引发着我们的深思,如同暗夜的那盏明灯,照亮思想的前路。每一次的阅读总让我生出无尽的好奇,为何他们的思想在几千年前就能如此卓越,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存留、传颂?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理想国》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