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但《孤独六讲》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作者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作者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第一次听了音频的文件,很受触动,又专门找来文字版细细阅读,内容和音频的文件有很大的次序上的不同,少了音频文件六讲的简练,可是却更丰富,无论是听音频还是读文字,始终让我处于一种想流泪的感觉中,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如何和孤独相处,却不知道孤独竟然有这么多的意义和内涵。
在文中,被打动的故事很多,尤其以“暴力革命”一章里面,关于林觉民和秋瑾革命的故事最让我感动,大概中学的时候就学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故事,关于秋瑾,更是不断的看到和她相关的文字,他们在我的心里,就只是勇于为天下先的革命者,我并不知道林觉民是新婚之后走向的革命,生活富裕的他每天走出门看到路边饿死的人、被官吏毒打的人,感觉有诸多的“不忍”,所以决定对清朝腐败的政府做一个革命,他在最后留下了《与妻诀别书》,告诉妻子,他之所以选择革命是要去“助天下人爱其所爱”,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悲从心起,热泪盈眶,这是怎样的一种“不忍”才会有的行动,这其中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孤独?!不安于自己的幸福,而要去“助天下人爱其所爱”,这是何等的勇敢和气度!秋瑾原本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并嫁了一个好人家,同样是因为“不忍”,因为要唤醒国人,毅然选择去了日本留学,参加了同盟会,写出:“千金不惜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劝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样的充满豪情的诗句,如此诗句的背后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心忧天下,不畏死亡的真女子,她最后选择了自杀式的革命并最终英勇就义,暴尸街头。看到他们的故事,我的心感觉始终都在流泪,我们只是不断的学习这些革命者的故事,却忘记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家有爱的人,他们的牺牲其中有那么多的是因为心中的“不忍”,“不忍”自己幸福的时候,其他的人在受苦,“不忍”自己的觉醒未曾唤醒这个社会,或许这一切的不忍是来自于使命,但是也正是如此前仆后继的革命者用生命在唤醒着后来的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我们读不懂街头混混,或者飙车一族的思想,但是蒋勋却读懂了这些毕业于放牛班孩子的渴望,飙车不过是他们精神饱受孤独后的一种体现,他们也想让社会知道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看完他们的故事,似乎那些呼啸而过的摩托,那一脸愤怒和嚣张的年轻人在我眼里不再那么令人厌恶。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有我们读不懂的故事,当真的走进,才发现所有的故事都会有打动我们的元素,只是在这浮躁的社会,有几人愿意去倾听,愿意去了知?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革命的孤独,如普罗米修斯把诸神之火送到人间而饱受巨鹰啄食之苦;读到如荆轲般的侠义的暴力孤独,明白所谓暴力孤独在历史上的意义,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明白司马迁的孤独,明白《史记》的意义。读到中国人永远被捆绑的伦理孤独,读懂蒋勋和我们这一代一样的成长路上的关于性欲的孤独。无论是哪一种孤独总是充满悲怆的意味,却又那样如同烈士赴刑场般壮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孤独始终扮演着革命的角色,人类也唯有在孤独的状态下才能有伟大的思想,在庄子的哲学里,明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一个人活着,孤独地与天地精神对话,不是和人对话,只有在孤独的状态,才能领悟天人合一的状态。
记得我们几年前看的电影《阿凡达》,在那里面人和人无须太多的语言,只需要两个辫子一对上,所有的信息就通过心神传递了,而最近的印度电影《我的神啊》那位来自星星的小伙子只需要和任何人手掌相连,便可以获知全部的知识,这也正是书中所说到的:当语言不具有沟通性时,语言才开始有沟通的可能。当语言具有不可沟通性的时候,也就是语言不再是以习惯的模式出现,不再如机关枪、如炒豆子一样,而是一个声音,承载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想的时候,才是语言的本质。
这本书的通篇都在讲孤独,让人对孤独充满深深的敬畏,伦理上的孤独令人悲伤而无奈,语言上的孤独让人领悟沟通的重要,革命的孤独让我们知道任何一次的革命都会充满痛苦和血腥,暴力的孤独反而总是让我的眼前挥之不去侠客仗剑走天涯的落寞,无论是哪一种孤独,它总是会在那种独自的寂静中带给人们力量,而我们也更相信,这个社会要有从群众里走出去的孤独者,唯有孤独者才会有思考性,因为他走出去,可以回看群众的状态;如果他在群众当中,便没办法自觉。我们都一样,孤独方可思考,唯有孤独才是思考的开始。唯有思考才会有变革和力量。
最后用《雪洞– 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里一句话作为结尾吧,我感觉它是那样的贴切:在我的心目中,孤独的冥思者如同灯塔,将爱和慈悲照射给这个世界,因为他们的光芒很集中,所以威力非常强大,他们如同发电机一般满足非常的需要。
读书笔记:
- 当心灵一旦不再那么慌张地去乱抓人来填补寂寞,我们会感觉到饱满的喜悦,是狂喜,是一种狂喜。就像气球,被看起来什么都没有的气体充满,整个心灵也因为孤独而鼓胀了起来,此时便能感觉到生命的圆满自足。孤独圆满,思维得以发展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没有留念、没有执着才能生出慈悲心
- 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和别人相处,无法和别人相处会让你感觉到巨大的虚无感,会让你告诉自己:「我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我必须去打破这种孤独。」你忘记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 非常典型的儒家思想,没有人敢特立独行,大家都遵守着「中庸之道」,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后。儒家思想歌颂的是一种群体文化,我要特别申明的是,并不是认为歌颂群体的文化不好,事实上儒家思想是以农业为基础,一定和群体有关。所谓的群体是指大家要共同遵守一些规则,社群才能有其生存的条件,特别是在穷困的农业社会中。而特立独行是在破坏群体,就会受到群体的谴责。
- 这是在巨大的儒学传统中的异端,不过这个了不起的声音始终无法成为正统,只成为文人在辞官、失意、遭遇政治挫折而走向山水时,某一种心灵上的潇洒而已,并没有办法形成一种完整的时代氛围。
-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特立独行做最大的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了。我们贡献自己的劳动力给这个社会,同时也把生命价值的多元性牺牲了。
- 孔子好不容易有个特立独行的学生,问他死亡是什么?马上就挨骂了:「未知生,焉知死」,可是,怎么可能不问死亡呢?死亡是生命里如此重要的事情,一个文化如果回避了死亡,其实是蛮软弱了。儒家文化固然有乐观、积极、奋进的一面,但是我觉得儒家文化最大的致命伤,就是始终不敢正视死亡。
- 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 如果我们用先入为主的善恶观去要求文学作品要「文以载道」时,文学就会失去过程的描述,只剩下结局。我从小受的作文训练就是如此,先有结局,而且都是制式的结局,
-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所以,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相反地,一个在外面如无头苍蝇乱闯的生命,最怕孤独。
- 一个有入有出的文化结构,才能让语言有思辨的能力,惠能就是对语言文字产生了思辨性,使他对于语言、对于佛法的存在,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始能回到自身去思考佛法是什么?语言是什么?惠能在逃亡的过程中,连五祖传承给他的衣钵都弄丢了,后来躲在猎户之中,猎户吃肉,他就吃肉边菜,打破了佛教茹素的清规,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自知心中有法,外在的形式都不重要了。
- 我很喜欢经历过文革那一代的大陆学者,他们所拥有的不只是学问,而是学问加上人生的历练,纠结成一种非常动人的东西。有时候你看他装疯卖傻,圆滑得不得了,可是从不随便透露内心里最深层的部分,你无法从他的表情和声音里去察觉他真正的心意。
- 我想说的是一种语言的孤独,当语言不具有沟通性时,语言才开始有沟通的可能。就像上一篇所提及,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找不孤独的原因时,是最孤独的时候。同样地,当语言具有不可沟通性的时候,也就是语言不再是以习惯的模式出现,不再如机关枪、如炒豆子一样,而是一个声音,承载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想的时候,才是语言的本质。
- 你的生命里有没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梦想?没错,就是不切实际,因为青春如果太切合实际,就不配叫作青春了。因为青春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梦想的嘉年华。
- 庄子长期以来保持一个高度,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他几乎从未成为文化的主流,大概只有在魏晋时候昌盛一点,其重要性亦不如儒家。可是他追求个人的解放、追求个人的自由、追求个人在孤独里的自我觉醒,都是非常重要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