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书中有各类精神病患者的天马行空的言行,让我匪夷所思,脑洞大开,但印象最深的还是“永远,永远”的故事:一位老人因受不了自己相濡以沫四十多年老伴病逝的打击,患上选择性失忆症,她忘记了老伴去世,一如既往地每天会做双人份的饭菜,给老伴泡茶,起风时,会给老伴常坐的空椅子披上外套……她自欺欺人地活在梦里,但谁能忍心残忍地把她唤醒呢?如果一个快乐的精神病人,在没威胁到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又不给家人、社会增加负担的情况下,那么其实也可以不必要按照我们的感受去治疗他。只要不耽误别人没耽误自己,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不该被无端指责。
拉罗什富科说过这样一句格言:“如果没有听说过爱情,有些人永远不会坠入情网。”想起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作的一首小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中文译文: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也想起抖音上的一个段子:一只刚出生的被丢弃在垃圾箱的小猫,它可能不会觉得自己可怜,反而是自由的,真正的可怜是,你觉得爱心泛滥,抚摸它,给它喂养了食物,然后转身走了……
昨天给一篇公众号文章留言:从如何看待这次疫情以及对一些公众话题的讨论可以分辨出哪些是同道中人,而哪些并不是,包括平时觉得很厉害的人,甚至有可能颠覆自己的三观。两个朋友,一个**博士一个**硕士,这次完全站在了抨击方方的立场上,我只能理解为他们是党员,思维业已定势。黑色封面的王小波全集我身边也有一套,几年前草草读过,很多内容都忘记了。王老师如此推崇小波,看来我得抽时间再去细读一遍,两遍,甚至多遍。
周末读了张爱玲的《异乡记》,此书是第一次读到,讲述的是她在一九四七年去乡下寻找胡兰成的经历。眼看她好不容易一路跋山涉水,舟车劳顿,仿佛很快就要达到目的地,就要跟那人重逢了,“游记”却就这样戛然而止了。张爱玲曾在《红楼梦魇》里对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深表不满,并感叹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而对今天的张迷来说,还应当加上一项:四恨《异乡记》中断。刚被她的痴情打动,就没了然后,着实有些郁闷之感。这不仅仅是一部游记那么简单,一路辗转颠簸、千辛万苦、千里寻他,那人却早已不在灯火阑珊处。此处应读胡兰成的《民国女子》,二人在永嘉相会一节中这样写道:“二月里爱玲到温州,我一惊,心里即刻不喜,甚至没有感激。夫妻患难相从,千里迢迢特为来看我,此是世人之事,但爱玲也这样,我只觉不宜。”哪怕是看了《今生今世》和《小团圆》的讲述,还是很好奇:如果《异乡记》不曾中断,把故事讲下去,会讲成什么样子?其实也不难揣测,就是一个梦断异乡的故事。千辛万苦去他的家乡找到他,却领悟到,“他的乡土,也是异乡。”这是一个相爱的人重归陌路的故事,也是一个心碎的故事。
东篱心语:一、百样人生百样花,水土不服结苦瓜。二、鲁迅曾说过:只有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三、世界上绝顶聪明的人必有许多不幸,其中之一就是对善善恶恶的事情没有一样不懂。
=================================
我之所以为我,全在于那些独一无二的经历。于是有必要把自己平日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一条一条,积少成多。取名“晓世闲言”,自是仿了“三言”体例,“晓”是我的名字,说的尽是些“闲”话,如此而已。我随便写,您将就看吧。
方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