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仪式感》读后感: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原创 小倩倩 小倩的诗与远方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村上春树说:“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像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唐顿庄园》里有这样一句话:“你厌倦了格调,也就厌倦了生活。”

这是这周这本书《生活需要仪式感》里的开始。

这周是想看鸡汤的,所以选择了这本书,可它又不仅仅只有鸡汤,因为这个鸡汤里它有肉。

我和作者一样认为,生活要有仪式感。哪怕只是吃饭,那要在吃饭的餐桌上铺上喜欢的桌布,要在吃的食物上摆上花饰,旁边放着些喜好的爱吃的水果,桌上摆着新鲜的带着露水的鲜花,拍个照,发个朋友圈也是可以的。

多美好,这就是仪式感。

这所谓的仪式感,它会让你在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生活,找到继续前进的微光,找到不愿将就的勇气。

而我们所做的应该是让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变得有趣和值得纪念。即便一个人时,也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永远不懈怠,不放松,不懒惰;即便一个人时,也要学会爱自己,也可以买一束鲜花,品一杯美酒,做一顿香甜可口的饭菜慰劳自己。一个会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爱别人。

毕淑敏说:“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要恰到好处,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外貌、衣着、灵魂、思想。”

即便我们觉得很累,坚持不下去,也应该努力的为每一个自己重视的瞬间,选择一个独特的仪式。若你只是因为太累,太苦,太孤独,那就尽情地哭吧,哭完后,继续大笑着往前走。

毛姆说:“如果一个人跌进水里,他游泳技术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最终决定人命运的常常是求生的信念与决心。

学会在平日无趣的生活里增添感受幸福的能力,自然就得到幸福,而这幸福是一种无关乎金钱、地位还有名望的感觉。

而当你在许多事情纠结时,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在心理或者生活上还不够强大,当你逐渐成长起来时,你会发现你纠结的事会越来越少,一是因为心态逐渐变得平和,二是你有了更多的阅历和经历去支撑你的选择。我们眼睛所能看见的范围,我们脚下所走过的路,我们所遇见的人,我们所经历的世事,其实就组成了我们的全世界。而我们的全世界并非全宇宙,而只是我们的眼界和视野。

《天堂的电影院》里有一句话:“你不出去走走,就以为这是全世界。”有的人一辈子去过很多地方,也只能叫作旅行,而不是见了世界。而有的人一辈子都待在一个地方,却看见了全世界。

不论是读书、旅行、工作、吃饭、生活或是琐碎的小事里,都应该保持着对这一切的仪式感。

所有仪式感,都只是对人生的加冕。你见过的人,你经历的事,你读过的书,你走过的路,你的性格、胸襟和格局,才是决定你是否有深度的重要因素。

愿繁琐的生活里,你始终是你自己;

愿繁琐的生活里,你有爱的人也被人爱;

愿繁琐的生活里,你有着生活的仪式感也有深度。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生活需要仪式感》读后感: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