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而耳顺
文|白登懿
六十岁,别称为花甲之年或耳顺之年。“花甲”一词岀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之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而“耳顺之年”的说法源于《论语.为政》中孔子对自己在六十岁时所达到的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的理解是: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也能听得进逆耳之言。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岀礼法的规范。
孔子岀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的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从而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的规格已和上帝、国家的祖先视为同一等级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六十而耳顺”这是孔子的人生体会及自我评价。据资料记载,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人均寿命仅为三十一岁。那么,“六十而耳顺”的这个年龄在当时已是高寿了。由于孔子思想境界高,人生态度乐观,他六十岁时已将一切看淡、看顺了,他不仅能听得进逆耳之言,就是詈骂之声也无所谓了,他一直活到七十二岁而寿终。在那个年代能活到七十二岁,可能已是奇迹了。
虽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孔圣人的那种境界,但后来人们往往把孔圣人的自我评语都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理想生活状态。
“六十而耳顺”,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一个“顺”字,善“顺”乃是老年人生活的真谛。
目前,我们囯家乃至全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老年人新的年龄标准:五十一周岁至六十周岁的人群为中年人,六十一周岁至七十八周岁才为老年人。现在我们国家人均寿命为七十七岁,那么,孔圣人时期的六十岁到目前已不再在老年人的范畴了,人活七十岁也不稀奇了。
我们虽没有孔圣人“六十而耳顺”的境界,但我们应该学习孔圣人的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我们老了,就应该素心淡淡,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只有学会珍爱自己,懂得善待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接纳别人,才能读懂生活。
“江无回头浪,人无再少年。”年龄有时只是一个分割线,它只能决定人们身体的机能。年龄有时也仅仅是一个数字,数字的大小,并不能代表人们的老年程度,主要看的是人们的心态。
我们虽然老了,被时光浸透的白发不会再变黑了,被岁月揉搓得满脸的皱纹不会再展平了,被生活历程磨得蹒跚了的步履不会再健步如飞了,然而,老了就有老的活法,我们虽然老了,但要老有所为,人老心不老,只要身体健康就很知足了。
我们在一天天老去的路上,撂下尘俗的行囊,抛弃欲望的渣石,万事在心境,把心放宽、放松、放平、放低。
人常说“万物风中起,千情眼中生”。我们老了,无论遇到多么不顺眼的、不顺心的事也就都顺了,不仅眼顺、耳顺、看所有尘世之事一切都顺了。我们也已经习惯了多看看生活中美好的、积极的一面,多看看人们的长处、好处。这样看的多了,自己的眼中总是红花绿叶,心中总觉得春风宜人。
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虽然也常听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时常会听到一些刺耳的杂音,但我觉得还是抱着少听少说不参与的态度,少听或不听别人的牢骚话、消极话和家长里短的废话。即便听了对自己不友好的话,也不必较真,一笑而过是最明智的选择。
人老了,活法各不相同,我认为要活得轻松愉快,其活法可总结为八个字,即:看淡、释然、放下、面对。
人老了,一切都会随风而去,想要把握太多,已经没有了能力,唯有把一切看淡,顺其自然,该去的去,该留的留,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才不负自己的年华。
人老了,曾经想不通的事情,忽然间恍然大悟了,所有的名利得失都是一阵风、一场云烟,烟消云散了。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戏,自己导演,自己主演,幕落了,戏散了,一辈子也就过去了。
人老了,一辈子追逐的人前显贵,面子第一,只是活给别人看,自己内心的沧桑繁华自己最清楚。人老了,才知道放下那些虚无的东西,才懂得为自己活着,活给自己看,自己内心自在了,也才算活岀了精彩。
人老了,一辈子逃避着没有勇气面对的事情,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心里坦然了,没有欲念了,也就真正感到舒坦了。
人老了,我们无法留住时光的脚步,但可以享受时光的美好;无法预知未来的生活,但可以享受今天的幸福。我们不要再去为难自己了,一切都顺其自然,做一个豁达之人,活岀自在,活出潇洒,活出风采,活出晚年的幸福人生,不给余生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