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知足
文|赵公科
知足,就是对已得到的生活、愿望等觉得满足,所以才有“知足常乐”的说法。
知足的人知道进退,知道适可而止。不知足的人,常常贪得无厌,深陷欲望的泥淖中,甚至积恶灭身。
古代有人写了一首《不足歌》的打油诗,诗中写到:
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
又思娇娥美貌妻。
娶的美妻生下子,
又思无田少根基。
门前买下田千顷,
又思出门少马骑。
厩里买回千匹马,
又思无官被人欺。
做个县官还嫌小,
要到朝中挂紫衣。
……
这首诗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人性的贪婪不知足,真是欲壑难填呀!
近日,看电视专题片《零容忍》。贪官王富玉,曾先后担任要职,先后累计敛财超4.5亿元。他激动地忏悔道:”我疯狂的贪欲登峰造极…我不知道要钱干什么,我吃喝不愁啊。”他痛骂自己:”你要钱干什么,埋你啊!”
看着电视,使我感概王富玉的不知足,不由自主地想起《红楼梦》里智通寺的门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贪官们只有在被抓住的情况下,才会真正地自我剖析,才会”声情并茂”地忏悔。
要知足,就多与自己的过去纵向比较,而不是一味地与别人横向此较。俗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人们现在最爱比的是外在的帽子、房子、车子、票子、孩子,不想也不愿比品德、心胸、勤勉等内在的东西。其实,我们最应该比的是健康。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每个人的家庭环境不同、际遇不同、努力程度不同,所以不能盲目比较。”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自己日子过得不好,职务提升不上去,子女教育不成功,需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忧人。夜阑人静,你扪心自问,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就继续坚持,做得不好或不足的方面就着手改正,立足岗位,适应社会。老子在《道德经》中写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说: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美国的富兰克林也说:“对于不知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红楼梦》中有句名言:“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总是珍惜拥有不够,计较太多,算计太多,才失去了许多当下的快乐,带来了许多烦恼。其实,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
“曲终人散皆是梦,繁华落尽一场空。”也许,许多人的人生高度,一些人所处的社会阶层,你我一生不能企及,但不必在意。“古今将相今何处,荒冢一堆草没了。”名、权、利、色四大皆空,许多东西都是身外之物,愿你我笑着释怀,珍惜拥有,知足常乐,尽力去追寻自己生命中的乐趣,活好生活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