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谁,我们的脑袋里总住着一个声音,这个声音几乎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着。
比如此时此刻我正在写这篇文章,我脑袋里那个声音便开始了——
楼下的狗怎么一直叫个不停
这个天气关了窗户真是有点热呀
买房子真不该买临街呀
我大概还能有20分钟来写文章
他们做核酸应该快回来了吧
… …
一、这该死的声音到底是什么?
我们脑袋里永远存在这个永不停息的声音,一旦注意到这个声音,就会发现它真的停不下来,尤其是睡不着觉时、情绪不好或很好时
问题是,这个该死的声音到底是什么呢?
我一直认为这不是一个问题
因为这个声音是我们自己呀!
可是不对呀。试想一下你就坐在我的对面,你知道我大脑中这个声音,难道发出这个声音的人是我,听到这个声音的人也是我吗?
主体和客体不可能是重叠的呀。
况且,如果重叠,那难道我下一秒说什么自己会知道吗?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这个声音停止,但是当我想让自己闭嘴时完全不起作用。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下来得出一个看上去有点可怕的结论——我不是这个声音。
“意识到你并不是自己头脑中的声音——而不过是听到这个声音的人而已,这是很重要的成长。“——摘自迈克.辛格《不羁的灵魂》
那这个声音到底是什么呢?
让我们对这个声音多一些思考和总结
这个声音讲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毫无意义的
这个声音什么时候会出现?
在内心中有一些累积的力量需要被释放出来时
当你感到紧张、害怕,或是由于欲望而产生的力量堆积起来的话,这样的声音就会变得异常活跃。当内心的力量积聚起来时,你会想要做点什么,而喋喋不休的讲述则释放了这样的力量。
当我们身处一个环境中,这个声音为自己叙述周围的世界。
比如看小红书,我大脑里开始出现声音:
天哪,王心凌怎么这么年轻
她皮肤可真好呀
她跳得这个舞蹈好像是以前特别流行的
……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把大脑中喋喋不休的声音理解为一种能量释放
二、为什么会有这喋喋不休的声音呢?
大脑里述述的这些事情我明明都已经看到了,为什么这个声音还要再说一遍呢?
因为这样的叙述才会使得我们对周围的世界倍感舒适,会觉得我们自己和所见的环境有所关联,有掌控感。
通过内心的语言,我们将对这个世界最初的直接体验带入了自己的思维之中。
并且这些进入我思维的体验会和我的其他想法融为一体,比如我还有这些声音
她这个年龄跳这个舞我看着居然没有违和感
以前我记得我不喜欢她
现在觉得她有点励志呢
人还是要坚持自己的风格呀
有很多东西要时间够久才能显出来
这个声音包括2类:对外部世界的体验&自己与精神世界的互动
当我们仅仅是思考时,我们可以自由地在头脑中产生想法,这些想法是通过大脑中的声音表达出来的,这是一个我们可以控制的内心世界。
当我们体验外部世界时,外部世界按照外部规则运行,大脑里的声音不断描述外部世界时,这些想法会和我们其他多有的想法混合在一起,最终影响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体验,形成带有我们个人独特标签的外部世界体验。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体验到的外部世界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经由我们思维粉饰后的部分现实。
这意味着,我们的头脑无时无刻不在重新创造着世界。
我们不能控制外部世界,却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维
所以这么做能够增加我们的掌控感
这便是我们大脑中永不停息存在声音的根本原因
从存在机制层面理解,这个声音是为了增加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掌控感,让我们更加有安全感。
三、我们该如何对待大脑中这喋喋不休的声音呢?
这是一个很深奥的话题,因为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先回答“我是谁”。毕竟我们已经发现“我”并不是头脑里那个声音了
简而言之,那个声音是客体,而“我”是听到这个声音的主体。
我们容易秉持的错误答案是
我是镜子里的这个人呀——这只是“我”拥有的身体,是客体
我是今天很开心的这个人呀——这只是”我“拥有的情绪,是客体
我是认为读书很棒的这个人呀——这只是”我“拥有的观点/思维,是客体
从主体/客体的逻辑来看,身体/情绪/思维都不是”我“
“我”仅仅是各种感知的主体,是意识的本源。
身体/情绪/思维,和意识的本源,到底哪一端才是主人?哪一部分在主宰我们的生活?
很容易理解身体和情绪不是真我,但思维呢?或者再通俗一点,想法难道不是区分我们每个人的根本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想法是我之所以有别于他人的根本,所以想法才构成了真正的我。
然而迈克.辛格《不羁的灵魂》里提出了一个让我震颤的做法:与自己内心的想法以及情绪之间保持一段距离,我们的灵魂就会“向上移动“,实现成长。
我们要和大脑中那个永不休止的声音保持距离。
如何保持距离?
清醒地意识到大脑里的声音是自己对外部世界有挑选地加工,是对无限世界的有限筛选
如果我们和这个声音距离过近,我们就相当于接受了在自己受局限的思维基础上创建自己的世界。
四、关于生活的启示
关于生命的本质,《不羁的灵魂》里给出了一个答案
生命的本质——无条件的幸福。
当我们承诺自己要无条件的幸福时,我们就会避免精神能量的巨大浪费,我们会愿意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真实的样子,会愿意体验发生的一切,而不是希望发生的一切。
思维只是一个工具,是一个无辜的工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思维更多是为了心理服务的,我们为了修复自己内心遇到的问题,让自己的思维马不停蹄地工作,来试图控制外部世界。
我们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了一个不可能真正完成的任务。
而思维本身是无辜的,它只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它可以用来沉思更具有意义的问题,解决科学问题,为我们的生活真正效力。
假如做不到那么超脱,那还有什么借鉴意义吗?
书中倡导的超脱做法,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很真正做到
假如我们做不到灵魂层面的超脱,那至少在思维层面,我们可以尽可能完善和丰富。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思维绝对是影响我们对世界的体验感的,这似乎更能清晰地说明读书的意义。读书影响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思维越完善丰富,那我们在描述同样外部世界时,与之混合的部分会更加多元精彩,所以得到的体验感是不同的。
后记
《不羁的灵魂》这本书讲述的问题,我认为属于灵修学的范畴。
对于灵修学,我最初接触是通过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但经过短暂的兴奋之后,我对灵修学是排斥的。
为什么呢?
灵修学提倡的做法让我感到压抑,反人性,我无法确定它和消极无为之间的界限。
灵修学的虚空显得有些神叨,像是在玩精神游戏,让我想要敬而远之。
灵修学的书很多,提法大同小异,类似于放下、接纳、爱。这些东西听得多了,就条件反射般地划为鸡汤了
但是,这本迈克.辛格的《不羁的灵魂》我绝对推荐,我自己读了2遍,我想我有生之年应该还会再读第3遍吧
这本书里讲述的东西,实事求是地说我只吸收了很小一部分,其他部分眼下的我还是读不明白。
作者迈克.辛格通过《臣服实验》讲述了他传奇的人生故事,他一次次的通过灵魂解放在现实世界中获得超凡体验,他是大学生,是森林隐居者,是大型灵修社区创建者,是高收益的建筑公司老板,是自学计算机并设计出改变医务管理产业软件格局的杰出人才,是上市公司的企业家。这些经历都让我惊掉了下巴,难以相信这是现实世界里发生的事。
迈克.辛格的心灵成长就是从探索大脑里那个该死的声音开始的,他一步步搞明白了这个声音是什么,以及如何与这个声音相处。
文章的风格完全不是鸡汤风格,文字紧凑,有逻辑性,没有烦人的案例讲述,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感觉稍一走神就跟不上作者的思路了
尽管只是读懂了一小部分,但是当我尝试与我头脑里的声音保持一定距离时,不得不说,我的内心更加平静自由,这大概就是一种微小的心灵成长。
文末用书中的一段话共勉
“去看 去感受 去崇敬就是参与到生活中,而不是站在生活的背后指手画脚。”
简葵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