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哲学(10)——蓬舟吹取三山去

《碧血剑》属于金庸早期的作品,这时的作者虽然创新的意识很强,但还没有突破传统的限制,所以,这部小说无论是结构还是思想都是承袭中国传统小说而来的。
这部小说采用的是传统的叙事方法,在小说的开头,用了一个看似与小说本身情节关系不大的人物作为了引子,由他引出小说的主人公袁承志来,并通过他的眼光来看当时的世道,揭示出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危机。这个人物来自渤泥国,也就是现在的文莱,名字叫张朝唐。他的祖先本是中国人,他因受一个儒士的教育,学习了四书五经,想着到中原来谋个功名,不料一路上不是遇到强盗,就是遇到官兵,数次都差一点送了性命。后来遇到一个名叫杨鹏举的镖师,在他的佑护下才好不容易闯过难关来。巧合地碰到了袁承志,并参加了山宗的聚会。过后,他又回到了渤泥国。小说对于这个人物的交代暂时就到了这里。这看似无关的闲笔,却也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我们知道,《水浒传》的开头也有与这一般的写法,不过,引出故事来的却是一个大人物高俅,而高俅陷害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正是由于王进的逃亡才引出史进来,然后梁山水泊的人物才一个个登场,而作为引子的这个王进却神龙见首不见尾,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金庸并不是像《水浒传》来处理王进一样来处理这个张朝唐,他只是暂时让他休息下来,因为到此为止,他的部分使命已完成了。但到了故事的后来,他却又出现了。那是故事发展到了关键之处,袁承志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
经过这么多年,袁承志已学到了高明的武功,也找到了自己的红颜知己,他的杀父仇人也都一一死去——崇祯皇帝煤山自尽,皇太极被多尔衮所杀;而他本人也隐然成了武林的领袖人物,成为各路豪强拥戴的对象。更为重要的是,他一直关心的国家大事此时到了一个他当初无论如何也预料不到的关头。

在袁承志,他将国家复兴的希望放在了李自成的身上。为此,他竭尽全力地帮助李自成:不但将黄金交付于义军,而且组织各路人马来响应义军。他虽然与李自成打的交道不多,但却与李岩夫妇肝胆相照,李岩的个人魅力对他也是极有影响。他目睹过生灵涂炭的惨况,知道国家和平对于普通百姓的重要性,这可以说是继承了他父亲的遗志,也是出于他淳厚的天性。他也曾怀疑过皇太极的能力超过崇祯,甚至超过李自成,而皇太极的减免百姓赋税的想法也颇合他的心意,但出于华夷之大防的观念,出于他父亲的信仰,处于他受到的正统的汉文化教育,他是绝对不可能希望由大清来统治中国的。所以,自始至终,他都在一定程度上背弃了父亲的忠于明朝的意志,而将安定天下的希望寄托在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农民起义军身上,放到他一直仰慕的李自成身上。
但现实却彻底粉碎了袁承志的梦想,先是他的义兄李岩遭到诬陷,红娘子落荒而逃,跑来求救;继而听到的消息是清军在吴三桂的引领下入关,准备前往义军处救李岩的袁承志在一路上看到的却都是义军的胡作非为、无法无天、涂毒生灵、草菅人命的局面,这让他失望到了极点。就是从老百姓的口中听到的也是对李自成及其军队的咒骂。袁承志等人只有绕道而行,而这样做的目的却在于料到前面的惨事更多后的一种逃避。就在这时,因缘巧合,故事开始时的那三个作为引子的人物又出现了,他们正处于闯军的包围之中,被救下来后,读者才一一地认出了其中的杨鹏举、张朝唐、张康等人。读者如果聪明,猜都能猜到,故事快要结束了,收束故事的人物也出现了。但具体怎么一个收束法心中却还是没有底。至少袁承志此来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但这仅是转眼间的事,李岩与红娘子双双自杀。现在的问题就是对处于极度的绝望中的袁承志他们,应该何去何从?

袁承志在小说的开始出现时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报仇血恨,但他的仇人却是极为特殊的,一个是明朝的皇帝,一个是满清的皇帝,这样,袁承志的仇恨就与一般的家族之仇、个人之仇性质大不相同。从一开始,他的人生经历就必然地与国家形势、百姓安危联系了起来。我们完全可以说,对于袁承志,报仇只是一个方面,而继承他父亲的遗志才是最主要的,那么袁崇焕的遗志又是什么呢?
对于这一点,书中没有直接交代,但从这个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和作品中星星点点的蛛丝马迹来看,袁崇焕的第一个志愿当然是剿灭满清,或者说至少不让他们来觊觎大明;第二个志愿应该就是让百姓过上安乐的日子。但他却死了,被崇祯皇帝处死了。那么,袁承志面临的抉择只能是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李自成的起义军身上。因为一方面他看到了大明的气数已尽,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杀父仇人仍然君临上界。但袁承志天真的理想却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李自成的义军不但没有阻止清军的入关,而且倒行逆施,也背叛了天下百姓。那么,作为袁承志,这片土地已不适合他再呆下去,他去往何方就成了一个绝大的难题。
作者安排这三个人物出场的一个主要目的就在此时显现了出来:“这日张朝唐和他谈起渤泥国民风淳朴,安静太平,说道:‘中原大乱,公子心绪不佳,何不到渤泥国去散散心?’袁承志心想寄人篱下,也无意趣,忽然想起那西洋军官所赠的一张海岛图,于是取了出来,询问此是何地。张朝唐道:‘那是在渤泥国左近的一座大岛屿,眼下为红毛国海盗盘踞,骚扰海客。’袁承志一听之下,神游海外,壮志顿兴,不禁拍案长啸,说道:‘咱们就去将红毛海盗驱走,到这海岛上去做化外之民罢。”

这个结尾可以说是无法可想之下的办法,因为不容袁承志等人的不是一种势力,不是一种矛盾,而是整个国家形势,那么,除了到海外去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吗?
故事的结尾交代袁承志等人远征异域,终于在海外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这个结尾很有意味。它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一直追求的理想境界的一种变形。
这个故事的结局不自禁地会让人想到《水浒传》中混天龙李俊等人的结局。李俊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知道一旦平定方腊,义军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一定会落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地步。于是想找一个出路就是当然的了。但只要你待在这片土地上,还是逃不脱大宋王朝的统治,还是逃不脱已注定的命运。于是,他听从费保等人的劝告,将眼光瞅向海外。在平定方腊后回朝的路上,他假装有病,瞒过了宋江,与童威、童猛等人:“竟来寻见费保四个,不负前约,七人都在榆柳庄上商议定了,尽将家私打造船只,从太仓港乘驾出海,自投化外国去了,后来为暹罗国之主。童威、费保等都做了化外官职,自取其乐,另霸海滨。”《碧血剑》中袁承志等人的结局可以说与这有着惊人的相似,大概作者也是受到了《水浒传》中影响,但主要的还是除此而外实在找不到什么别的好出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要想在绝望之际脱离这片“王土”,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到海外去,到统治者管理不到的地方去。这样的理想是由来已久的,并非是《水浒传》的独创。我们从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中已能窥见它的影子,而苏轼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更成了它的最好注解。就小说而论,从唐代传奇中的《虬髯客传》中也能看到它的印迹。在这个故事中,虬髯客本来想着与李世民争天下,但看到无法与之抗衡,于是,便将眼光转向了海外,最后到海外成就了一番事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海外“三山”是神仙福地,也是众人心向往之的地方,那里既不同于传说中的仙宫贝阙,也不同于地上的现实人间,它介于天与地之间,是历代人们追寻的理想境界,这样的故事也可以说是这个传说的另一种翻版,因为除非是傻子,都知道神仙世界的虚幻,所以寻觅海外岛国就是最佳的追求了。

纵观这些现象,“开辟新天地”也好,“另霸海滨”也好,都是次要的,主要的还在于由于国家、民族、社会的原因,一个人再也无路可走的时候,海外就成了一个无奈之下的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那是不沐王化、还未开垦的处女地,到了那儿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独自称王;另一方面,逃避本来就是一种人生的选择,而不论是哪个作者,又不能让他塑造的人物就那么窝窝囊囊地毫无作为地离开,所以,都会安一个光明的尾巴,算是对自己、对读者一个圆满的交代。而事实却是“桃源望断无寻处”,在所有的荒岛都被人们征服的时候,在每一寸土地都留下开垦者的足迹的时候,你是寻不着一块净土的,你即使超越了这片国土,也无法超越这个星球,这是人类的大悲剧所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金庸的哲学(10)——蓬舟吹取三山去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