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三五之夜,又见明月半墙,我常想,三十三岁的归有光若今夜犹在、落座对面,项脊轩这个小书轩的故事,他或许会这样讲……
幼年的我,第一次迈进百年老屋项脊轩,那时,他还只是祖父和父亲的南阁子。透过掩映的门缝,我想象他们伏案习字的颀长背影,想象他们移开书几躲避尘漏的落雨清晨,想象他们燃起油灯向光凑近的阴天黄昏。我在门缝里看到了父辈的清苦岁月,然后怯怯地推开了整扇门。
我修垣墙,葺屋顶,开南窗,植花庭,感承先祖文脉,于项脊方寸小室,开始了勤耕苦读。这轩中,后来又发生了许多事,我凭着这漏风门缝,依稀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
门缝里可以看见一个自在读书的少年郎。他将借来的书堆满了架子,他在轩中肆意舒适地默读或者朗诵,他,即是当年的我。那时,只觉得岁月像小溪般清澈,以至于都忽视了它还在缓缓轻流。那时的少年,内心踏实沉静,孤身持卷夜读,却并不感到孤独。我知道,明月清风和桂枝树影是很好的知己,他们温柔互待,彼此包容,就好像庭阶上的小鸟和我,我们常常一对视就到了夜深。
门缝里有我幼时便已离世的母亲。她的样貌大半模糊,模糊到,连她的故事都得靠乳母转述给我听。乳母多年前居于南阁中,一日深夜,襁褓中的阿姊嘤嘤啼哭,瘦弱的母亲闻声而来,急切地叩门探问:“孩子冷了吧?还是太饿了呀?”……乳母特意模仿着母亲的语调,我的记忆却单薄得不近人情,当回忆吃力得让人心惊,当胸口堵得有了窒息之痛,故事未完,我已泣不成声。我哭,乳母也跟着哭。
门缝里会见到我那满头银发的祖母。那日,她于轩中寻见了我,一边嗔怪我整日静坐读书腼腆如女孩儿,一边又忽而拿过一笏板置于我掌中。她说,这是她祖父的遗物,是为官者的象征。她向我描述她祖辈的荣耀,想把她见到的这些人间美好,尽数加诸我的前程。我从她那丝线般绵长的语气里,掂出了嘱托的轻重,那瞬间,我竟浑身一机灵,整个人异常清醒。我从她年迈的浑浊的瞳孔中,清晰地看到了杳杳征程。
门缝里还有我知冷知心的妻子。她时常云髻半挽,红襦素裙。婚后的轩中,我若读书,她便来习字,我若属文,她便来问古。在我心中,我是空旷呆板的穹宇,她便是天边的那只云雀,永远娇俏可爱,明媚灵动。她回了趟娘家,竟把这项脊书轩说成个宝贝,不但在小姊妹间夸耀,回来后,竟又模仿小姊妹好奇的口吻,在我跟前叽叽喳喳,逗笑个不停。我想,如果幸福有形状,那必是她素净的面庞上,上扬的嘴角划出的新月图样。
轩外人事凉薄,分分合合,轩内这方寸天地里,爱我的人一个个进来,又一个个弃我而过。我被岁月推着走,不能回头,不能逃脱,不可埋怨,不可堕落。我羡慕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读书郎,我想念那位用幻想和柔光堆砌成的母亲,我钦佩那位絮絮叨叨的祖母,我不舍那个夫唱妇随的良人。自在、疼爱、振奋、温情,像一阵阵和风,从这轩中拂过,到头来,只留下额前这一缕花白的散发,寥落无声。
有人说,我这小书轩的故事讲得过于平淡。的确,生活本就没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内容,但,这并不影响那些重要的人在我们的心上留下最深的印痕。这项脊轩,和祖母的笏板、妻子的枇杷树一起,被我别样珍藏。我想着,我必须感激它们,是它们帮我记住了生命中许多美好,然,我有时也暗怨它们,它们的存在,无不在赤裸裸地警醒我,若要相见,只待来生。
今夜,满月朗照,月光盈轩,经年的灰尘飘散在空气中,粒粒清晰,我深深地吸了口气,只觉微微呛鼻,我知道,这就是项脊轩这旧南阁子的味道,也是,岁月悠长的味道。
作者简介:党文萍,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在校内外多次赛教活动中获奖,爱好读书写作绘画等。把诗意的生活融入工作,深受学生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