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呼兰河传

作者: 萧红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感觉。豆瓣上有书评说Ta读出属于童年的浪漫色彩,而我读完如同炎夏一盆冰水从头淋到脚,以致于需要去打两盘游戏缓一缓,可见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开头几章描绘了一个闭锁的北方乡镇的风土人情,但并不会让人产生对那个地方的向往。回忆往昔与回忆往昔也是有很大区别的,纵然张岱日后写《陶庵梦忆》之时,下笔难免对曾经的逸乐生活有所追悔,但是字里行间是能感觉到,他曾经是快乐的,那段快乐的岁月不是虚假,它们只是出现得不合时宜罢了。但是萧红笔下的呼兰河,字里行间都能读出一种沉痛的清醒,作者醒了,她回首往昔岁月一切尽是虚假和痛苦,甚至连祖父的后园里的日光,都让人感觉是虚假的,因为那日光只是亮,“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但是没有一丝温度。童年就像是祖父的后园,总会从那里走出去,总要面对更加清醒残酷的现实。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天马行空的联想:我觉得呼兰河非常适合做一款中式恐怖游戏。萧红着重描写的那些“风土人情”,无一不笼罩着愚昧无知带来的恐怖气氛:日复一日吞噬着来往动物的大泥坑,活灵活现的纸扎人和纸扎器物,老爷庙里失去手指的狰狞凶狠的泥塑神像,漆黑河道里拥挤的河灯,它们顺流而下,有些冲上岸,有些挂到了树枝上……对我来说,这个气氛已经渲染得非常到位了,这个村落,与人相关的东西不多,但是与神鬼相关的事物又实在太多。

而恐怖游戏通常都在讲述妖魔鬼怪吃人的事,而这个故事似乎也是如此。因为故事里的大多数人都已不似人。麻木的村民像是戴着僵硬的面目不清的微笑面具,他们能对任何人间悲剧惨剧露出轻描淡写的笑,一遍又一遍愉悦地欣赏着人血,甚至以此为食:上吊的,投河的,跳井的,自刭的,夭折的,全都不过是生活的娱乐与调剂。最可怕的莫过于团圆媳妇的故事,原本活泼灵动的新嫁娘被折磨虐待致死。原本我不明白萧红在前几章里突然论起跳井与上战场之间的异同:

年青的女子,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命,于是往往演出悲剧来,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

古语说:“女子上不了战场。”

其实不对的,这井多么深,平白地你问一个男子,问他这井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一个年青的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的。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

那么节妇坊上为什么没写着赞美女子跳井跳得勇敢的赞词?那是修节妇坊的人故意给删去的。因为修节妇坊的,多半是男人,他家里也有一个女人。他怕是写上了,将来他打他女人的时候,他的女人也去跳井。女人也跳下井,留下来一大群孩子可怎么办?于是一律不写。只写,温文尔雅,孝顺公婆……

看完团圆媳妇之后,我算是明白了。爱国主义教育都曾见识过渣滓洞白公馆,而呼兰河老胡家竟也不遑多让:鞭打,烙铁,吊起来……同样的苦,十二岁的团圆媳妇受下来,但这些苦难却是毫无意义的。恭顺男权社会的规训,未必能够逃得掉时代和人世施加的苦难,更可能的结局不过是毫无意义的香消玉殒。而上战场不一定会死,活着回来说不定还能有个一官半职。

这个虐待团圆媳妇的婆婆,已经很难说她是一个人,她已经完全被异化了。她不仅对团圆媳妇苛责,对所有人都苛责,乃至于她自己。她养鸡养得比养儿子还要精心,鸡受伤了,她会把自己的儿子打得半死;她自己舍不得吃穿买药,但是她的鸡一旦生病就能够得到最好的救治。都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已经很难称得上是一个“人”。这已然不仅仅是麻木,而是一种本质的颠倒。

读完这本之后,我突然有点明白多年以来我那么害怕中式恐怖的原因,并不完全是那些长指甲和红嫁衣,更可怖的分明是阴森的祠堂,麻木的村民,封闭的村庄,围墙与天井。或许,因为在潜意识里,在基因里,在日复一日的潜移默化中,在历史,在故事,在道听途说的闲聊之中,我知道这个世界是存在过呼兰河的。而且,它可能还存在,在我尚未知晓的角落里,它的阴影随时可能冲出来,将人吞进去。

萧红写团圆媳妇在死后变成了鬼。受尽折磨而死的新妇变成了鬼,又是一个中式恐怖的点。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女性视角是完全不同的:团圆媳妇不是厉鬼,而是一只很大的哭哭啼啼的白兔,她深夜在桥下哭嚎,只是想要回家。所以,那些中式恐怖故事里,那些害怕变成厉鬼的新妇的“人”,他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呢?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关于变作了鬼的新妇的恐怖故事呢?

不过,无论是做厉鬼或是白兔,那都是阴间的事情了。在人间,更不妨做一个凶悍的人。

作|者|介|绍

萧红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