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第一册(卷一至卷七)
司马迁
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
从年初到三月,几乎每一日都在见证历史。而对我个人而言,读完了《史记》第一册也算是一项个人的历史记录。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每天读一点点,日积月累,居然也读完一本了。而且比我预想还要快一点,原本想的是这一年读完一本就是成功……现在可以贪心地想今年说不定能读完两册。
第一册是从五帝本纪到项羽本纪。但是,大概是年代久远,记录失传等等原因,五帝、夏、殷部分显得非常失真,事件之中夹杂着大量离奇的传说和前后矛盾的叙述。所以,卷一到卷三的阅读体验非常神奇,时不时会觉得上古的人大概真的和我们不是一类的人:他们有出奇漫长的寿命,极端大公无私的想法和作为,以及时不时冒出来的沟通天地的神奇能力。基本上在读前几卷的时候,我脑子时不时就会飘过诸如我们说不定真的是火星人后裔,说不定真是一个巨大的塔斯马尼亚效应之类的想法。即使是太史公这样的文采也很难在仅有的史料里展现出他强大的笔力,每一卷末尾的太史公点评部分反而是最有趣的,像是有人和你一起读了这些干瘪又矛盾的史料,最后忍不住要来吐槽上两句。可惜的是,太史公的时事点评对我来说也已经是漫长历史的一部分。
从周本纪开始,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正常起来,人们开始有了喜怒哀乐和各种小心思。然而,周朝的宫斗实在太频繁,史书一页,全是帝王家父子兄弟生生死死。而从秦本纪开始,历史才真正变得有趣起来,各国君主走马灯似地登台亮相,智库智囊游走期间手段频出,离间反间,都是聪明人之间的对决。始皇本纪开始,里面的记载开始和我熟悉的史书接近,开始记录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等。可能是今年的情况特殊,让人对 “大雨雪”、“地动”、“天下疫”、“岁大饥”更为敏感,史书上只有两三个字,背后有多少血泪,不能想象,不敢想象。自项羽本纪开始,或许才真正称得上人物传记,记录西楚霸王从年幼时豪情万丈的稚语至乌江自刎的悲壮,跌宕的一生在薄薄几页纸上写尽,读完令人五味杂陈。
我很感谢自己年初做的这个决定,在颠沛流离、未知前路的时候,在浏览新闻焦躁不安的夜晚,《史记》给予我极大的安定之感。这种感觉源于一种确定性,即太阳底下无鲜事,我们所遭遇的当下曾经在历史中反复出现。而我身处其中,身在这些无数历史时刻的片段之中,被愤怒焦虑悲伤种种情绪所裹挟,难以清醒地进行思考和决断。而史书则给予另一种机会,遥远时代的类似事件,可以令人抽离出当时当刻的情绪,冷静理性地重新审视、思考、研判,得出一些结论,并与当下的情形进行对照。
可惜,确定性有时也给人一种无奈之感。史书像是一个四倍速甚至八倍速运转的小世界,人们重复着同样的模式,国家也不断重复着自己的轨迹。追溯一个又一个历史节点,会发现人们的应对之法在日积月累之后终究成为一段文明的编码,下一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总难免因循前路而往。历史中的个体尚且难改本性,而拖拽着庞大数量个体的社会机体的运动则更为缓慢和趔趄。
万幸的是,读史也给人以希望。一二月份的时候,正读着五帝、夏、殷,彼时国内正值至暗时刻。几千年中国历史中其实有无数至暗时刻,中国历史开篇就有一场滔天洪水,按照史记的记载都持续了将近22年,其中前九年完全是治水无功的,可以想象人们生活在期间是多么惶惶无助。但是,中国人还是扛过来了:“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没有奇迹,也没有神助,开山辟湖,都是人们一点一点用最朴素的工具和最坚决的意志开凿出来的。这个文明从上古走到今天,始终都是靠着一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拼劲。
最后,不得不说,这本书读得相当艰难。尤其是我已经多年不读竖排繁体的文言文,刚开始读的几周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和朋友鬼哭狼嚎一番。摧毁人信心的不是复杂的文法结构,而是无数不认识的生字。我迅速从一个识字的变成一个不识字的,一句话里有七八个字需要查字典,非常让人灰心。不过,后来这一情况慢慢好转,我终于提升了自己识字水平,逐渐摆脱文盲的境地,开始沉浸到历史本身之中。
读史使人明智,坚持下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