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虚不太
编辑:Mr.Friday
封面图:网络
星期五言:本号发布院线在映、热映电影相关评论分析时,通常会在正文前赘上一句 “未看片先读文章,会严重影响您的观影乐趣以及自我思考空间” 。这话为的是不让文字对潜在观影者产生先入为主的引导。毕竟,激励大家对电影产生兴趣,并亲身去看、去感受、去思考电影并从中受益是本号的根本目的。那些打着“三分钟带你看懂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之类先入为主的评论文章,在我看来更像是为投机者打包的讲稿及朋友圈转发素材,它在给你进行了意识干扰与强加的同时,也降低了你看片的欲望,其毒害不可估量。
然而此毒却让很多人中了招!这在前段时间热映的《隐入尘烟》的后续讨论与围观现象里体现突出(此话题至此还阴魂不散,外围力量功不可没)。据本人亲历接触,大致把中招者归为以下几类:
1、不屑一顾者
这部分人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它们自始至终没看过原片;二是他们没打算将来去看;三是他们都看过一些电影相关的介绍、评论与八卦;四是他们都对电影有一定的抵触和反感。
如果我们对以上人群略加思考,会发现一个逻辑上的矛盾与错位:没看过电影怎会抵触电影?!
是电影公映前官方出的预告片以及剧照导致的负面抵触吗?可能性很小,毕竟宣传照比电影画面漂亮多了,而且往往预告片也不会笨到大量剧透。显然,是那些网络上的评论、梗概介绍与分析在作祟。
“不屑一顾者”实则抵触的是那些评论观点,而当这种评论观点入眼入耳超过一定量,又会让人反胃(兴许还会有点妒忌)。由此电影本身也跟着受了牵连,因为它被跟评论观点划了等号。
至于电影和那些评论吻合吗,或者说导演想表达的跟众影评要表达的一致吗?
对于未观影者来说这是个伪命题!它本需要把片看完并进行一番思考才能得出个相对客观的结论,不是吗?
很可惜,经“不屑一顾者”跟“评论家”共同努力建起的那道墙,牢牢地立在了电影荧幕与群体之间。
2、义愤填膺者
这个群体数量更大,包括一部分未观影者和一部分已观影者。我们重点说后面的。
这部分人也有一些共同点:首先他们会习惯性地在观影后刷评论和搜百科(甚至一边看一边刷,搞得像看春晚);其次他们仇富,同情“弱势群体”;再次他们较为感性与激进。
于是,在看完《隐入尘烟》后,这部分人自然而然地将焦点偏集到了富人对穷人的压迫、农民的边缘化以及人权这些点上。
那么,《隐入尘烟》这部电影本身有没有导演在这方面的意识引导呢(指的是导演对农民贫穷以及贫富矛盾与压迫的渲染)?
我认为有,但分量不大,或者说导演已经很收敛了。这个收敛的原因倒不一定在“限制“”上,更多的可能性是其“主题点”不在此,过度渲染矛盾冲突可能会让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偏离开观众视点。(在此补充一下:那个所谓的官委反角似乎更像是辅助完成了导演对主题的表达,而非单一制造矛盾冲突和戏剧张力所用。它更像主题下的一条副线)
至于导演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我想认真看过电影并认真思考的人不难发觉,【星期五文艺】也在以往文章里提过,自不多说。
因此,为卑微者呐喊的“义愤填膺者”也好,那些觉得农村丑陋、悲惨面被过度渲染的“义愤填膺者”也罢,与其说他们是受了电影的刺激,倒不如说是借电影宣泄了自己内心沉积许久的愤恨。而电影本身,评论离其已是甚远。
这里再顺带一说,截至九月中下旬,“义愤填膺者”们的愤恨点又多上了一条:《隐入尘烟》被强制下架。
呵呵,各位有思考能力的朋友,请你们想一下:
*首先,《隐入尘烟》从今年七月初全国各大院线公映,经历短暂的一周低谷后,其评分、票房以及口碑迅速飙升,一时间,网络自媒体乃至朋友圈都在转发它,热度空前;
*其次,这种热度持续了整整两个月,一直到九月份,本人在看本地影讯时,《隐入尘烟》还在各个院线上映,排片量不亚于任何同类电影。这已经是其它片商望尘莫及的事情了;
*再次,各大网络平台也于院线公映后开始同步有偿点映,效果、效应、效益不在话下。
作为一部“反类型化”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在国内,说其名利双收绝不为过!
问题来了,作为有关掌控部门,即便是“瑞克与莫蒂”那种弱智,谁会在人家好处都捞完后的尾节骨眼上横砍一刀,来个“下架”处理!这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这种情况,凭本人多年来跟媒体打交道的经验,除去部分官员弱智的可能性,要么是自导自演,要么是大众阴谋论。遗憾的是,大众心理总是倾向于把矛盾归于前者。
3、文艺打卡者
这部分人与前者有所重合(尤其在刷评论与转帖子这点上),但表现的更为温和一点——
他们通常只说赞美的话,只关注文艺的电影、音乐、书籍,只发文艺以及旅游、美食、聚会相关内容的朋友圈。至于《隐入尘烟》什么意义什么内容和表现手法以及对中国电影有什么正反价值,这些对他们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能成为自己进行社交的媒介工具,从而交到更多的朋友,实现更多的存在感,仅此而已。
4、受益者
话说至此,大家发现了吗,《隐入尘烟》那些后续围观的事儿几乎跟电影本身没半毛钱关系。大家受的气、积的怨以及获的益也都是自产自销的“外围产品”。
那么电影本身又是什么?
当然是镜头,是视角,是台词隐喻与表现形式,是剪辑与蒙太奇,是画框和色彩,是剧本建置与主题逻辑……
所有这些元素应该先于社会热点话题之前被观众获取,否则还叫它“电影”干嘛,不如改成“时政新闻”算了!
当然,如果我们能直观地感受电影,自我思考电影,客观地对电影本身做出批评,那电影质量和养分不论好坏多少,我们终归会从中受益,不是吗。
不管怎样,若不是亲历这些后续与外围,说实话,本人早把这部电影遗忘了。
舆论,总会误导颠覆你对事物的本能认知,因此大家要时刻戒备,包括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