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企业界几乎人手一本德鲁克,对于此类内容,我一直当是美国的管理权术类内容理解的,四舍五入就是老板的高级厚黑学。
浅读之后觉得先要为德鲁克正名,其关于管理的著述并不止于“企业”范畴,而是外化于一切社会组织,尤其是其中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德鲁克对这两者责任的论述,也在解决就业、贡献利润这样通行、具体的标准之上,增添了关于“管理”更深刻的内涵探讨——
管理即是某种合理的权力分配,而这种分配,恰是对“真正极权”的反抗,此为管理的意义和企业的良心。
仅从实用角度而言,对于讲究实际的国人来说,诚如前言所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系列丛书之一)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对中国首批管理者造成的潜在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胡耀邦、朱镕基(“其意义有如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启蒙作用”,即出自朱镕基)两位前领导人的背书,也给德鲁克本人增添了后无来者的开埠者光环。
当然,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依然聚焦于企业主题,即为企业管理者的自我修养红宝书。
以下是一些值得被记录的观点。
管理并非需要天降奇才,事实上这样的人凤毛麟角。管理是一种可以被学习,并能在不断实践中看到成效的技术。
当然,这种技术并不能粗暴的归于“人文技术”或“科学技术”,而是一种综合两者所长,并且独树一帜的“博雅技术”。
纵观全文,所谓“管理者”,并非普遍意义上的“高管”或“老板”,其无关绝对权力、资历亦或才智,而是取决于“能否在工作中作出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
事实上,在现代公司组织当中,每个员工,至少每个事业部都应该具有充分的“主人公意识”以及“业务自决”的心愿和能力。但凡是具备这种品格和能力的个体,都应冠以“管理者”之名。
其中,“有效”(达成正确的目标),是衡量一位管理者是否适格的唯一标准。
一些需要被执行的具体方法。
一、时间管理。
德鲁克对时间管理的理解和要求非常粗暴,即要求每个管理者严格的记录、跟踪自己每天的时间分配结构。
毫无疑问,在严格的记录之下,每个管理者都会“惊奇”的发现,其所理解的时间分配,只是想象中应该被完美分配的时间,而非实际中被消耗的时间。大概率出现的结局是,大部分时间被消耗在了一些与目标和规划毫无关系的杂项中。
二,“沟通”。
沟通并非是本书中占比例的章节甚至不成为一个标题。但从过往的学习和亲身实践中,笔者认为,“努力让别人理解自己的工作”的作用无比重要。
原因有二。
第一,当今时代是知识工作者的时代,相对于前工业社会的标准化“体力劳动者”,知识工作者需要更强的价值驱动力(否则就会被焦虑、空虚、抑郁等“价值感缺失”引发的负面情绪所折磨),因此,重塑一套自洽的工作理念,与这些知识工作者即时沟通,帮助其理清工作的价值和具体的目标与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只有当别人能够利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算有效。”即自己的工作成果需要能被其他人应用,从而才能在证明自己工作价值的同时,让组织整体的能力不断外扩、增值。
而且,这些“他人”往往并不是管理者的下属,而是“其他部门的人”(名曰“旁系人士”),甚至是“上司”(名曰“向上管理”)。一个管理者如果不能使其成果为这些他人理解并应用,那就是缺乏“有效性”的铁证。
三,用人用所长。
并不是说人应该安于自己的局限,也并非否认多种能力模型和学科涉猎的重要性,而是不过多关注“做不到/好的事情”,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如此。
因为“弱项”纵然可以被调整到一个不突兀的阈值,其本身也不能产生非凡的战斗力。基于此,有效的管理者需要在重要且擅长的领域中找到突破口。(对于管理者自身亦然)
况且,所谓“样样皆通”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往往伪命题居多(有时候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多;达芬奇在数十个领域颇有建树,但为后世公认且经过时间验证的也唯有“画家”一项)。
这里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在越是大型且成熟的机构中,越精通于单一技能的“专才”比普遍意义上的“通才”对组织的作用更大(或许是职能细分、流水线流程的合理性使然——对“螺丝钉”们并不友好,但这套流程的有效性或许至今还不能被完全证伪)
四,分清轻重缓急。
德鲁克呼吁每个管理者应该强制自己拥有“整块的时间”去处理真正应该产生价值的事物,几乎一切碎片化的时间和事项处理,都应该在有效管理中被规避。事实上,一个正确重大的决策需要耗费的时间,其实并不比多而紧急的事项所需损耗的更多。
伴随企业管理规模的不断壮大,管理者的时间往往会更加属于别人。因此,为了不成为低效组织的囚徒,管理者越来越需要在整块的时间中取得效率和主动权,而不是着眼于一些与正确目标无关的细枝末节。(分清主次、要事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公司能否在当下和未来持续经营的重要因素,取决于一些“真正重要的趋势转变”,碎片化的时间、多而紧急但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无助于对这类趋势作出预判和发现。
五,为成果而工作。
即一项产生成果的工作才是有意义的,而为此而工作的人,才能称之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能唯老板是瞻(讨好老板),而应该思考工作能否服务于正确的目标。有时候与其一下子陷入“为了解决工作而工作”的怪圈,不妨多问一句——“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具体到成果,德鲁克提出了三个评判维度——直接成果(类似于直接kpi)、价值确认(类似一种额外价值开发或价值转变,也许这能让一项看似无效且枯燥的工作,因此变得重要、高效且富有创意)、为明天培养人才。
成果和代价也往往相伴而行。比如“剧团经理知道,如果女明星常发脾气而有助于票房,也许他之所以受聘为经理,就是为了承受她的脾气。”
六,放权。
对于喜欢大包大揽的“自大”型决策来说,须明确“放权”大概率不会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甚至更有可能将自己从细碎而无意义的事项中解放,从而拥有“整块的时间”。
一项残酷的事实在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权属,是管理者的常见病。(诚如美国的钢铁工业之父卡内基的墓志铭所言:“这里躺着的人,知道选用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
当然,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管理者需要在人事层面花费超出寻常的时间和精力。此处,管理者宜与下属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例如询问对方,“常做哪些浪费你的时间而又不产生效果的事情”。
七,善于分析问题。
“经常(重复)发生的问题”背后必有深刻的根源,需要管理者建立根本性且长足(非临时性的,当然有些时候“紧急救火”也很重要)的管理机制,从而加以避免。
比如,企业缺钱,与其只想到紧急借钱,不如建立长效的投资机制。
真正的问题在于,管理者常常会将一些“经常(重复)发生的问题”错认为是一些“偶发性的问题”,因为这些看似偶发的问题的背后,通常存在一种“病根”,会将“偶发”最终推向“经常”与“必然”。
这种情况下的解决方式,实际上与处理经常性的问题并无二致。
八,关于开会。
人的精力有限,了解自己的精力、注意力、续航力,有助于会议时长的设置;一些无关他人的杂项,不宜动用太多“非核心人士”与会;清晰的设定会议议程,并尽量让主持会议和发言的人(此处为切忌高谈阔论)进行区隔……以上均为老生常谈的“有效开会”tips。
当然,其中依然有一些注意事项,例如,真正能对决策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必须被同步(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产线换新应该同步“看似无关”的采购部,不然他们就会努力囤积与旧产线适配的物资,最后在换新时积重难返)。
九,关于人际和岗位设计。
有效的人际关系,应以是否实现了“自我发展”和“培养他人”为准绳,即施与自己和他人一种广义上的“成长感”、“成就感”,这其中离不开对自我的高要求与不断鞭策。在具体的人事协调和安排中,德鲁克反对“因人设事”。这是因为组织中通常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而且其中难免夹杂管理者过分的主观色彩。(也不是没有例外的情况,比如极少数天赋异禀且热情爆棚的人,或许更能在某个特定职能中充分发挥所长)
除此之外,管理者宜为岗位人员适配尽可能宽广的职能,以让其在职能选择中尽可能找到、验证自己的优劣势(类似管培、轮岗制)。
关于“伦理道德”,德鲁克声称,正直诚实或许和成就无关,但如果缺乏仍然足以败事;另有西方谚语说:“仆从眼中无英雄。与英雄接近的人,总能发现英雄的缺点。但仆从眼中所见英雄的缺点,无害其为英雄。”
【结合来看,我怀疑这两者可能是悖论】
最后一个关于人事衡量的小tip在于——如果你不得不花费工作时间的1/10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就证明管理和组织的方式和能力出现了问题。
十,面向未来。
好的决策通常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创变性和乐观主义精神。简单来说,是重将来而不重过去、重视机会而不重困难、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目标要高且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一般来说,没有一劳永逸的决策,任何决策(包括管理决策)都只适用于某个特定时间的某个特定情况,企业决策需要常换常新。(没有说不追求稳定性的意思)
且虽然新决策意味着不可控和风险,或许也总比死守着过去低效的安全线更有可能产生收益。
十一,有效的决策。
此为全书方法论的部分。
德鲁克指出——
首先,一项有效的决策,尽管有可能听起来天马行空、意义非凡,但也一定是能被执行的决策。
其次,决策需要充分考虑“边界条件”,也就是“当满足什么条件时,决策才是有效的”。一旦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决策最好立即被彻底抛弃,而不是按照原路“打补丁”,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原来的路线没有彻底被贯彻,打过补丁后也依然没有适应新的环境。
(通常而言,“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及风险,就该行动。且无论行动或不行动;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再次,决策者需要珍重争论的价值。德鲁克提出,一项有效的决策,并非建立在“一致的意见”之上,而是诞生于“不同的见解”,甚至是争论与分歧之上。
一方面,分歧与争执意味着,组织成员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之上,而了解分歧,恰恰有利于决策者能掌握全局,尤其是决策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阻碍。另一方面,不同的意见更可能诞生“出人意料的创意”。
还有,决策时最好配套多种方案。如果“孤注一掷”,通常与赌博无异。
总结来看,德鲁克全书传达出一种企业渴求的“可知论”,即“卓有成效”是可以被学会的,且无论一个人性情、才智如何,都能通过大量的实践而最终掌握。
其中也透露出些许“人文主义”精神,即个人须与组织互相成就。而管理的“神奇”之处则在于,“让平凡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结尾处插播一个“白莉安原则”——一位名为白莉安的护士,在其看似平凡的职业生涯中,每每为病人付出了最大程度的努力。
作为一个常年贯彻“你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并通常回答为“是”,但并没有取得什么回报的笔者来说,这不失为一句苦涩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