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约翰.买奎德是一名记者,获得过普利策奖,同时他也是一位科普作者。从某种角度来说,像他一样的科普作者在推进现代科学发展方面的作用有时比科学家本身还更具意义。因为他们是科学的传播者,是科学从研发到大众认知以及普遍运用的重要桥梁,否则很多知识恐怕只能躺在实验室的故纸堆里,不为人所知。
虽然书的名字叫品尝的科学,但在书中,作者介绍的主要是身体对于味道的感知的相关知识。说起来好像这些都路人皆知,可作者还是提到了不少新的科学的观点。
比如书里提到,其实舌头的不同味道的感知分区地图是错的。记得以前在《国家地理》杂志里面看到过相关的专题报道,不过作者说科学家经过研究,舌头表面一万多个味蕾,实际上每一个都能尝到基本所有的味道。
之所以之前会对舌头有不同的部位感受不同味道的那种的区分,大概是由于不同的部位,对于一某一种味道的敏感程度会不一样吧。然后作者说出了一个令人咂舌的事实,就是身体里面的味道品尝的器官除了舌头还有别的地方,比如鼻子会对苦味有受体,小肠对于鲜味有受体。
然后作者说到了,味道本身。味道并不是像我们之前所说的,是酸甜苦辣咸,其实味道有六种,但是里面没有辣,那是一种痛觉。而我们之前所不知道的味道有两种:是鲜味和油脂味,其中鲜味还十分特别,因为鲜味的主要化学物质如果没有和其他的味道搭配,其实就是无味的。推而广之其实“麻”也不属于味道哦!
然后,作者在书里花了比较大的篇幅来告诉我们,辣到底是怎样一种感觉。它是一种痛觉,灼烧的痛觉,感受到辣味的原因是食物里面有辣味素,而身体里面相应还有辣味素的受体。人们在品尝到辣的味道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热,可是这种热的感觉,并不是建立在我们体温升高的基础上。
作者在书里说的,决定食物是否美食的是大脑,这倒不是什么新观点。本来嘛,器官接受刺激,产生的是感受,大脑对感受的判断是认知。不过大脑对于喜欢的味道作出判断的兴奋是短暂的,所以他解释了,为什么菜品丰富多样的一桌饭,才会更让人容易认为到这是美食。看来一顿饭吃的菜要搭配好,这样才能成为一顿佳肴,这是有十分客观的科学依据的。
书里还讲了关于生物吃的五顿饭,不过这不是重点,因为我觉得西方的,文学家也好,科普作者也好,总喜欢在开篇先写一些现象,然后再拉回到主体上来,这可能是西方的写作的套路吧。因为他的这个题材,本身并没有和我们书里的主题有多大的关联,所以我也就没有太去在乎这些,
不过我觉得,既然读到了西方关于品尝科学的这类书籍,之前我在国家地理看到的舌尖上的味道的专题,还是值得再回头去精读一下,然后把两者的知识融合融合,说不一定会有新的一些见解,所以,这个读后感只能暂告段落,等我去找一找之前珍藏的国家地理。
查阅我收藏的第一版的国家地理2013年第12期,里面以地理的专业眼光来分析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其见解是非常独到的。作者根据现在的全国饮食习惯的分布情况,做了详细的图示介绍,全中国共分为11个饮食文化圈,当然还不包括现在已经消失了一个素食文化圈。
这篇文章里面还比较,鲜有的,在世界地图上标注出了辣椒的整个传播途径。
最具有特色的是,文章里把中国吃辣最厉害的地方,通过地理气候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个区域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日照数量低于1800小时,同时他的平均湿度大于70%的范围。这个分析结果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这刚好就是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这些地方,人们对于辣椒的喜爱是举世公认的。
携地理专业之便,文章的作者还将咸味的产生物质——盐,做了篇幅不小的介绍。其中中国盐矿分布图非常直观的把咱们国家主要的四大类盐矿分布进行了标注,包括:湖盐、岩盐、海盐、井盐。当然其他的内容也十分详尽精彩,我打算今后再做专门的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