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让孩子自己“认” -《水知道答案》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偶发事件,虽然处理方式多种多样,但选择怎样的教育方式和态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丁零零!”上课铃声响了。我带着课本走上讲台,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一边在讲台上激情地讲课,一边习惯性地环视着下面的学生。随着目光的快速流转,一个“异样”让我皱起了眉头:大部分学生都专心致志地听讲,只有一个女生在座位上东张西望,还不时凑到旁边同学的耳边说话。我的眼神停留在这个女生身上,很想停下来制止她的行为,可我又转念一想,这样会耽误课堂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当众批评不仅会影响这个女生的学习情绪,还会影响全班同学的上课状态。可不说又可能会让这个女孩越发肆意妄为,该怎么办呢?我趁学生们做练习时想着解决办法。今天学习的是“笔算除法”,我灵机一动,不如先让他们自己回忆一下学习的内容,想到办法的我立刻付诸实践。

“现在,大家闭上眼睛,回忆刚才学习的内容,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开始。”看着学生都闭上了眼睛,我走到刚才没有专心听讲的女孩身边,俯下身子,在她耳边悄悄说道:“我相信你一定学得不错,可以积极回答问题的。”接着,我留意到女孩的嘴边露出了微笑,微闭的眼睛颤动着,越发专注了。我心中一动:何不多试试?于是,我如法炮制地在几个平时上课不专心、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耳边说了同样的一句悄悄话。随后,我把学生们从自己的思考中拉回课堂,继续进行学习。

可喜的是,在后面的半节课中,再没有不专心听讲的学生,而且刚刚被我“特别表扬”的几个孩子,表现得特别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有一个孩子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一时的突发奇想,使一堂课完美地结束了,而最后的反思也使我收获了许多。

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关注,不论他们的学习是好是坏,习惯好坏与否,都极其渴望大人对他的关注与鼓励。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在学生心里,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教师对他成绩的关注,更需要来自生活上、心灵上的重视。设身处地想想,我们也何尝不是这样,渴望别人对自己发自内心的关注和支持。多关心学生一些,不要把过多的目光停留在学生的错误上,不要总是以“严厉”的外衣肆意指责,正向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反思、自己“认错”。

曾接触过一本书《水知道答案》,里面提到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听到“爱”与“感谢”,水结晶呈现完整美丽的六角形;被骂作”浑蛋”,水几乎不能形成结晶;听过古典音乐,水结晶风姿各异;听过重金属音乐,水结晶则歪曲散乱……实验的科学性待考证,但可以由此引申到孩子的情绪。人的意识就像水,如果我们总被淹没在负面信息里,那我们的生活也会被消极情绪困扰。

叶圣陶先生教导过:“教师之主导作用,益在于善于当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为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我们应该像这样,使学生“自历其力,自致其知”。我们是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做什么的,我们只有做给他们看,用美好的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

为人师表,万事都要做在前面,先给学生树立榜样,才能感化学生,才能让学生反思、改正。孩子犯错,多一些心平气和,“错”要让学生自己认才有效果。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错”让孩子自己“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