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成长

“守望”一词出自《孟子》中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这里的“守望”指的是守望和瞭望,后来才被引申为守候和守护。从这意义的引申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词加入了“爱”的味道。
陶行知先生说过: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声音,它才能真正打动人的内心。默默等待一个孩子的成长就像是守望一颗美丽的种子发芽一般。每一种花都有不同的花期,有的花,一开始就十分灿烂地绽放着,而有的花,则需要漫长地、耐心地等待。因此,作为一个“园丁”,我深知要了解每一种花木的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予以施肥、浇灌、培养,这样充满爱的守望才能促进他们的成长。
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宽容。《读者》中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十分爱干净,每次都把院子打理得干干净净,没有一根杂草。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便将院子交予朋友打理。然而他的朋友比较懒散,任由院子里的植物自由生长,后来在一个角落的杂草丛中开出了美丽芬芳的白色花朵,经过鉴定这竟是我国兰花中的稀有品种。很难想象,这些花每年都会破土而出,但是每年它的主人都会把它当作杂草除掉……
文文被班上的学生称为“小刺猬”,她总是喜欢将自己的“尖刺”对准别人。她很聪明,学习处于中等水平,但是她的性格十分倔强,犯了错总是不改,还有一大堆道理,老师们着实头疼。有一天课上,她和同桌闹了起来,了解事情之后,才知道是她同桌超越了“三八线”,她便一巴掌打了过去。我一时气急,严厉地命令她吃了饭后到我的办公室。她来到我办公室后,低头看着脚尖,双手紧紧攥着,看到她这幅样子,我本来一肚子的火全没了。我轻轻地拉着她,询问:“今天中午吃饱了吗?”她惊讶地抬起了头,先是一愣,然后双颊微红,微微点头。我向前一步,拉着她的手,对她说道:“别害怕,老师今天喊你来其实是想和你做朋友,你愿意交老师这个大朋友吗?”她微微扭动了身体,微微点头。我又继续说道:“那你可以给老师说说,为什么会因为‘三八线’就打同桌吗?”……一番交谈之后,她诚恳地认了错,我也表示她以后有什么苦恼和难受可以找我这个“大朋友”聊聊。此后,我发现她的态度开始慢慢转变,也尝试以我教给她的办法和同桌相处,她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更让我欣慰的是,她的学习状态也好了很多。在我眼里,文文就是那株稀有花种,我用耐心与宽容悉心浇灌她,就能让她慢慢变成我所期待的样子。
少一些急躁,多一些耐心。林清玄的《空心看世界》中讲述了“野生百合花”的故事,它其实是空心菜,但是还没到开花就被人摘掉吃了。而故事中的农民选择等待花开,收获种子。细想我的教育工作,似乎也多了一份急躁。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每个人的人格成长都有一定的程序,他在某个年龄段应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都有一定的规律,程序是固定的,过分人为地对他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因此,我尝试在教育上多一分细致与耐心,将“一次了断”变成“慢慢守望”,不以一个标准的尺度去衡量他们,而是让他们自由生长,慢慢变化,开出如空心菜一般绚烂、美丽的花朵。
种子发芽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种子在泥土里要与周围的环境慢慢适应,这样才能让他们由内而外的激活出生机,尝试吐出第一丝嫩芽。不管是土壤、温度还是水分、肥料,都应该把握一定的度,要“恰到好处”,在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下,他们才能稳固根基,长成参天大树。正如古话所云:“竹生四年,破土一寸,尔后月余,葱翠百里。”
教育就是一门文火烹饪的艺术,需要心平气和、双倍耐心。让我们俯身下来,守望成长,让每一个童年绽放出如夏花般的绚烂与精彩!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守望成长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