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是什么?最近看的一本书《生活需要仪式感》里提到,所谓的仪式感,就是在日复一日、循环往复的日子里,让某一天、某一个时刻,变得和平常的日子不一样。
电影《小王子》里,小狐狸对小王子说了这么一段话:如果你说你下午四点钟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到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快乐。 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这让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准备迎接你的心情了。生活要有一定的仪式。
现代人的生活条件慢慢变好了,也更加重视特别的节日,让每个节日都充满了仪式感。每逢佳节,朋友圈都会有各式各样的庆祝画面。仪式感不仅仅是鲜花、礼物,更体现在生活里的点滴细节中。在翰林,我们的老师也在每个特别的日子里给孩子们呈现不一样的仪式感。
开学了,同学们在阵阵锣鼓声中,兴高采烈地迈着欢快的步伐进入校园,进到干净明亮的教室,我们可亲可敬的老师早已在教室里等待着。老师们已经把教室布置得精美明亮,并提前把孩子们的书本分发到位,甚至还为孩子们准备了新年红包、新年礼物。相信这样的场景会永远留在每一个翰林学子的心中。
每一个入学的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开笔礼、入队仪式。老师在每一个初入学的孩子额头上点一颗红痣,以此开启孩子们学习的智慧,体现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高年级的孩子为一年级的孩子细心地系着红领巾,这是少先队精神的传承。也许孩子还小,对这些活动的意义一知半解,但仍能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这一刻的记忆已经悄然铭记,这一刻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抚养。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节日。每逢六一,翰林都会举行三场大型的文艺汇演,给孩子们准备各式各样的零食,这基本成为了孩子们的小春晚。我们的孩子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尽情释放喜悦。这是翰林活动育人,人人参与的原则。让孩子们在满满的节日仪式感中,感到生活的幸福和满足。孩子们正在翰林经历着他们的童年,我相信他们长大以后,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应该也觉得无比的丰富和精彩。
每个人生阶段,我们都需要不同的仪式感。温暖的童年,会治愈人的一生。翰林给了孩子们金色的童年,和可以铭记一生的仪式感,并让孩子们懂得生命的每一刻都值得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