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本事 -太白少时

太白少时
东蜀的杨天惠在《彰明逸事》中说,北宋元符二年的正月,他到彰明担任县令,闲暇之余,就到处探听有关李白的逸事。他了解到,李白就是当地人,微贱时做了县里的小吏,也能够出入于县令的后院。有一次,他赶着牛从那儿经过,县令的妻子看到后大怒,将要责怪他,他就赶快做了首诗道歉:“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必问牵牛。”县令听到后很是惊异,也就不过问这件冒昧无礼的事情了。等到他和县令的关系渐渐亲近之后,县令写文章的时候就经常将他叫到自己身边。有一天,县令写一首关于山上着火的诗歌,写了句“野火烧山去,人归火不归”后,写不下去了,李白就在旁边续了一句:“焰随红日去,烟逐暮云飞。”县令一看,十分羞愧,就放下笔不写了。过了一段时间,李白跟着县令去考察江水上涨的情况,看到水中有个淹死的女子,县令又苦思了一首诗:“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傍珠。”李白一听,马上续写道:“绿鬓随波散,红颜逐浪无。因何逢伍相,应是想秋胡。”县令听了很不高兴,李白一看,也觉得形势对自己不利,很是害怕,就离开了县衙,隐居到了戴天大匡山。他在那一带游历的时候,曾经投奔过潼江的赵蕤,赵蕤也是个有气节的人,为人比较侠义,擅长纵横家的学问,还写了本名叫《长短经》的书。李白和他交往了一年多,又到了成都,在那里写了首《春感》:“茫茫南与北,道直事难谐。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却忆青山上,云门掩竹斋。”益州刺史苏颋看到后觉得他很是不凡。当时李白还年少,但英气勃发,写的诗文很多,有点像皇宫中行乐时的那种体例。而现在当地人收藏的一百多篇,大都是格律诗。虽然这些诗歌看上去还不太成熟,纤弱一些,但已经表现出像雏凤一样的风姿了。北宋淳化年间,县令杨遂为这些诗写了个引子,认为都是李白年少时的作品。后来,李白和杜甫在梁宋之间相遇,两人关系很好,过了很长时间才离开,然后客居在山东的徂徕山。杜甫到了成都后,李白流落江湖,不能归乡,所以杜甫的诗中说:“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但许多学者都怀疑李白是山东人,又把匡山当作是庐山,这都是不对的。现在大匡山还有个读书台,而李白在清廉乡的故居,还有遗迹存在,只是那里已经废弃了,建了一个名为“陇西院”的寺庙。李白有个儿子名叫伯禽,有个女儿叫平阳,都出生于李白离开蜀地之后。他还有个妹妹叫月圆,就嫁给了当地人,没有离开,死了之后埋葬在了那里,她的坟墓现在就在陇西院旁边一百步之外,甚至传说陇西院最初就是李白的住处。
                             (《唐诗纪事》)
这则记述出自北宋杨天惠的《彰明逸事》,是他于宋哲宗天符年间到彰明担任县令时搜集李白逸事而写的,为研究李白生平和诗作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由他的记载看,李白是四川彰明县“清廉乡”人,年青时做过县里的小吏,在大匡山读过书,后来到了成都、梁宋、山东等地。而且还记录下了李白亲人的有关情况,确实弥足珍贵。这里收录的李白年青时的诗作,虽然没有后来的那样成熟,但已显现出他飘逸豪迈、想象丰富、不拘一格、思维灵活、别开生面的特点,有利于让人认识这个伟大的诗人创作的阶段性特征。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个争论:杨天惠记载中李白的故乡是“清廉”,而不是我们所熟知的“青莲”,于是有人经过考证认为“青莲”是梵语,得出李白以此为号思念的不是四川的家乡,而是西域的出生地的结论。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诗词本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