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与万变》读后感 :葛剑雄说历史

缘起

退出了江湖,蒙山河故人不忘,拉进一个读史的群。群主一声令下,皆噤若寒蝉不闲聊。这风格,我喜欢。于是捡了书目中作者名字最熟悉的一本书下手,没想到竟然被群主鄙视了,“哦,这本比较浅显。看吧!”我还偏偏就看这个“简单”的了,嘁!

作者

葛剑雄教授是复旦的教授,最重要的师承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谭其骧教授。而谭其骧教授最重要的师承是顾颉刚老师。顾颉刚是西南联大时期史语所的大咖,和李济先生同一时期的历史学家,大体上可以看作是现代四大历史学家的子侄辈。复旦,复旦呐,那可是中国史哲学科的殿堂啊!作者不仅系出名门,自己也是名门。

文风

读了没两页,就深深的感受到了大史学家的平实与严谨。颇多短句,状似本科课程《中国历代社会运行史》的课堂讲义修订而来。有的内容甚至颇有些八卦的意味,这就非常适合女性读者了。

内容

我读过主张“大历史”的许倬云教授的《说中国》,对于老先生的观点十分接受:中国史,主要体现在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四个方面,其他如军事 外交等,算是衍生和综合。也读了一点点金观涛和刘青峰伉俪的书,也是讨论中国自秦以来为什么社会结构如此稳定的。这本书,则是从细节来告诉读者古代中国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当然,主要还是政治 经济 军事 皇室等方面。

如果说许倬云教授的《说中国》是中国古代史的灵魂,那么葛剑雄教授的这本《说史》就是肉体了,而且,这个肉体是从解剖学角度来讲述的,从骨骼(律法体系)肌肉(官僚和行政系统)到神经(监察系统)血管(财富流动系统),甚至中枢神经(皇权运行机制)也给详细的解读了一下。

收获

这两年真正读进去的书,都是特别会聊天的群主推荐的,有的甚至把书直接推到我手边,在这里集中感谢一下他老人家。

读这本书的收获嘛,第一是再次感受到中国三千年来的社会结构的强大稳定性是建立在不断调整但是大义不改的儒家思想上的,但是越发展越背离初心。周公开发出了1.0版本;孔丘在此基础上减去一部分发展一部分,得1.1版本;然后孟子再加删减,出了1.11版本,再后来出了个不走寻常路的荀子1.111版本,再后来董仲舒就”矫诏”出了1.1111版本的新儒家,再后来的程朱和守仁继续继承,不知道算不算是与时俱进,总之是与周公的基础越跑越远,各位大家的贡献度越来越小,越发展越没头发没胸怀,从“治天下”到“我心永恒”,竟然慢慢的从渡人渡己的大乘发展回了自我解脱的菩提树下的了悟。

第二个感受是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从孔丘搞《春秋》开始,中国史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草灰蛇线就开始了“打开史书,里面写满了吃人二字”。原本的史,从向神向天向祖先负责的秉笔直书,变成了向皇上负责为自己而活:“史”变成了头上横着一把长刀的“吏”。于是史书里就有了大量“强扭的瓜”。

第三,学历史,必须要有基本的逻辑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历史学培养的目的。历史里的瓜实在是太多了,能不能品出苦辣酸甜咸鲜涩,得亲自去品尝,去抽丝剥茧,去给历史的妆容洗掉,才能看出到底是个小姑娘,还是一个长三娘子。

第四,历史终将照进现实。大家都是历史长河中的沙粒,被浪潮裹挟着奔流。但愿你我能够不惶馁不惊惧的做一颗沙粒。愿前浪拍在沙滩上的时候,我竟然能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不变与万变》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