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象鸟飞往你的山》读书笔记

断断续续看了好多天,终于看完了《你当象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我被作者自然流畅笔调所吸引,看完她详尽地描写自己童年的生活,简直不敢相信,在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居然还生活着作者一家这么贫穷落后的家庭,他们家的孩子从小不上政府开办的学校,偶尔跟着母亲学习或者自学,生病或受伤了不去医院而是在家用草药自己治病,全家的生活来源就是父亲的废料场,他们靠在废料场拆解废品,之后攒钱买些汽油和食品储存起来以便等待世界末日来临······

孩子们从小被父亲教育不相信政府,他们没有户口,不买保险,是巴克峰大山里最穷苦的原生态家庭,他们的父亲是一个反对科学、反对一切现代化事物的摩门教徒,他大男子主义严重,家里的哥哥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塔拉的母亲善良聪明,但是很软弱,对丈夫一味地顺从,对女儿受到的伤害假装忽视······

生活似乎就可以这样一直平平淡淡地过下去,转机发生在塔拉听哥哥泰勒放的唱片开始,如丝绸般轻柔的音乐唤醒了她求知的欲望,她决定离开这座大山、离开家乡去上大学,她除了大量的阅读外,她还自学了几何和代数,经过考试,她顺利进入杨百翰大学学习,之后又去了大洋彼岸的剑桥大学读博士,随着她学业的提升,对原来的宗教家庭多了一份认知,她逐渐意识到父亲宗教信仰的荒谬以及心理上患有双相障碍躁郁症,她意识到哥哥肖恩的暴力不仅来源于父亲也有母亲的偏袒在起作用,她用极大地努力去学习知识,提升自己,来实现对自己的救赎,她的观念的转变大多来自于阅读和后来接受的教育,这些使她的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塔拉,这个以垃圾场作为教室,以废铜烂铁当做课本,从小只知道大山与废料场的小女孩最终走出大山,走上求学之路,接受更多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曾让她产生自我怀疑,情绪崩溃,不被原生家庭接纳,这一切曾一度让她感到十分痛苦与挣扎······

本书对作者的求学经历着墨不多,更多的是写的自己与父母亲及哥哥姐姐们的相处,她珍惜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亲情,也企图通过道歉获得家人的认可,但是尽管作者几经努力,毕竟他们之间鸿沟已经太深,结局依然令人痛苦失望,家人们深入骨髓的病态与愚昧,只能使作者与他们离得越来越远·······

经过多年的学习,作者塔拉完成了彻底地蜕变,成就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她就像一只勇敢的鸟儿一样脱离了原生的家庭,最终飞往属于自己的大山!

我们的周围也有许许多多和塔拉一样来自农村家庭的年轻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进入高校深造,或融入先进地区发展,使自己的思想和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一直留在落后地区没机会走出去的家人们因为诸多条件的限制,他们固守着愚昧落后的思想,与年轻人的落差越来越大,裂缝越来越深,也许这些差距会让原本血脉相连的家人越走越远,但是隐藏在心底的那份亲情也许永远都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你当象鸟飞往你的山》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