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站—岳阳楼

下午一点多钟,我们从韶山驱车前往岳阳,拜访慕名已久的岳阳楼,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天快黑了,我们在街上转了一圈,顺便找了家小宾馆,早早休息,准备第二天早点起床。

6日早上七点多,赶到景区停车场,也许是时间有点早,游人并不多,岳阳楼景区紧邻洞庭湖,视野开阔,风清气爽,远远看去,景区大门上的蓝色横匾写着“巴陵胜状”几个鎏金大字,让人一下子就想起了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因为欧阳修的一篇《岳阳楼记》而驰名中外,它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另外两个是武汉的黄鹤楼和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岳阳楼设计精妙,建筑华美,听导游讲解,说岳阳楼并无地基,从一层到三层均由四根柱子支撑,实在是建筑史上的一绝,但这只是它吸引游客的亮点之一,真正吸引我们前来的还是欧阳修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千古名句,当双脚踏上这片先人曾经走过的土地,吹着他们曾经吹过的江风,实在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景区不大,一进大门就看见几个缩小版的“黄鹤楼”,它们展示的分别是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兴建的黄鹤楼的模型,很直观地反映了各个朝代岳阳楼的外观,右边有个大厅,里边通过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范仲淹和滕子京等朋友们工作生活的场景;往前走还有一个展览室,里边陈列的是中外知名人士曾到此参观游览的;院里还有一个碑廊,都是各代名家们的书法,其中,导游们讲解最多的是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张照是清朝乾隆、康熙等几代皇帝的书法老师,他虽然传世作品不多,但从这几块碑文来看,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可见一斑;院的最后边有一个小乔的衣冠冢,还有吕洞宾祠,(正在整修,不能进去)。

所有点缀的部分都参观一遍,最后才登上岳阳楼,看湖面上帆影点点,货轮缓缓而行,清风拂面,无比清爽,想起范仲淹写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实在是字字珠玑,把岳阳楼和洞庭湖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所以关于岳阳楼的美景在此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有机会,还是自己去看看才能体会······

这里不光是文人骚客欣赏风景的好地方,它的航运发达,是水运交通枢纽,战略位置也很重要,当年的吴将鲁肃曾在此排兵布阵,操练水军。

黄鹤楼前方左右两侧各有三醉亭和梅湘婷两座小亭,玲珑精美,篇幅所限,这里的小故事就不赘述了,黄鹤楼旁还有一棵巨大的古老的香樟树,遮天蔽日,郁郁葱葱······

游完岳阳楼已近中午,游人渐多,外边的停车场也满了,我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一路返程,路边青山绿水,偶尔出现几座黛瓦白墙的小楼,实在是一副绝美的南国风景画卷!

本次自由行,圆满结束,一路风驰电掣,下高速,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虽然时间紧张,依然开心不已······

把时间交给阅读

作者
月光晒谷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最后一站—岳阳楼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