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是嘉靖皇帝的孙子,隆庆皇帝的儿子,裕王朱载垕当了二十多年的替补才熬死他爹嘉靖,却只当了短短六年的皇帝就驾崩了,他死那年才三十六岁,十岁的儿子朱常洛就接班登基了,是个名副其实的少年天子。
隆庆早逝,留下一对孤儿寡母,很是放心不下,临终口头把儿子托付给自己最信任的老师高拱辅佐,没想到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和太监冯保早早拟好了诏书,指明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内阁大学士共同辅政,空口无凭,诏书为证,自此以后张居正成了辅佐万历皇帝的老师,高拱很不甘心就此下台,开始和张居正展开了一系列明争暗斗,最后被张居正彻底击败,回老家研究学问去了,张居正成了朝廷里的一号人物,他不但管理朝政,还兼职万历皇帝的启蒙老师,为了把十岁的万历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可谓尽心尽力,还在工作之余为小皇帝亲自编写了教材,图文并茂,堪称一流的儿童读物,但是张居正对小皇帝要求太严格了,不小心读个错别字都得被狂吼,并且每次小皇帝不好好学习,他妈妈李太后就吓唬他,等回头让张先生知道了看你怎么办?他还教育万历皇帝要勤俭节约,小皇帝想讲排场的要求都被张居正严辞驳回了,如此严厉的老师,给万历皇帝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万历十年(1582)六月二十日,五十八岁的内阁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去世,长期被压抑的万历皇帝终于扬眉吐气,开始清算他的老师,由大臣张四维打头阵,罗列了张居正十几条罪状,墙倒众人推,大臣们把张居正的历史翻了个底朝天,这才发现张居正的日子过得挺阔绰,特别是他还有一个三十二人抬的豪华大轿子,这下万历皇帝彻底怒了,让我勤俭节约,你倒很会享受!遂下令抄家,万历十一年(1583)四月抄家开始,共抄出黄金上万两,白银十多万两,虽说也贪污得不少,但是和他的前任徐阶和严嵩比起来,可是差得太远了,抄出这些金银还不算完,他们还从抄家未就开始下令封门,把张家老少饿死十几口人,逼得张家长子张敬修自杀,眼看事情闹大了,万历皇帝也感觉过火,正好带头抄家的张四维他爹也死了,他得回家守孝,于是万历下令此事不再追究,并发放土地,供养张居正的母亲和其他家人。
张居正是一个天才,他生于乱世,身负绝学,以一介草民之身闯荡社会二十余年,终成大器,他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但是人无完人,他的缺点也不少,他独断专行心狠手辣,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总而言之,他功大于过,无愧于明朝第一名臣的称号,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良心的人!
张居正死了,万历终于开始独立执政,他豪情万丈踌躇满志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他能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当日事当日毕,大臣的奏折绝不等到第二天审批,当年大旱,他还亲自带领大臣徒步十里地去求雨,但是到了万历十四年(1586)底,这个热血青年突然不干了,至今不知道那时发生了什么事,使他大受刺激,反正从那时开始他就不上朝了,他不上朝,官员也没人管,想干就干不想干就回家,国家进入了无政府状态,老百姓算是彻底解放了,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思想行为,想干啥干啥,倒也没有什么事发生。
万历二十年七月十六日,岁月静好的日子被辽东巡抚的一封急报打破了平静,“倭军来犯,已抵平壤,平壤失陷,朝鲜国王已逃跑(当时朝鲜是明朝的属国)”,情况十分危急,正当大家一片慌乱之际,万历一声令下,出兵抗敌!(万历虽然不上朝,但他还是管事的,只不过他只管战争、赈灾之类的大事)他派兵部右侍郎宋应昌出发去朝鲜应战,以大将李如松为首的明军大败日军,把日本将领小西行长赶回了老家,平壤之战大捷,一万八千多名日军来犯,最后只剩六千五百多人逃回日本,大明朝的威风都是打出来的,此战打得小日本心服口服。大将李如松抗敌有功,升任辽东总兵,一年后,他率军追敌,孤军深入,中埋伏,力战而死。在所有战斗中他始终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李如松,虽桀骜不驯待人粗鲁,但这丝毫无损于他的成就与功勋,他智勇双全英勇无畏,击溃敌兵,保家卫国,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正是有李如松这样的将领才打出了大明朝的神威!
四百多年前的这场战争我们应该铭记,有这样一群人,为了捍卫自由与正义,远赴他乡英勇作战,毫无畏惧,万历二十七年(1599)四月,抗倭总兵麻贵率军凯旋,抗倭援朝战争就此结束。
外患已除,内忧不断,万历年间的另一件大事就是立太子,因为万历的大儿子朱常洛是一个普通宫女王氏所生,万历对她没有感情,只是因为一时兴起,致使王宫女怀孕,才有了朱常洛,他最喜欢的是郑贵妃,一直想立郑贵妃所生的儿子福王为太子,但历代皇帝都有立长不立幼的传统,因为让朱常洛当太子,万历共逼退首辅四人,处理部级官员十余人,连累中央及地方官员三百多位,终于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八月,在首辅沈一贯上书时才最终同意立朱常洛为太子,为什么坚持了二十多年最终屈服,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意识到所有人都反对他,如果一直坚持下去,说不定连自己的皇位都要丢了,在自己和儿子的皇位中,他最终选择保全自己的位置,这也许才是真正的答案。
除了最著名的”争国本”案,还有一件“妖书案”也很有名,所谓的妖书,就是两个人的对话,一个无名氏和一个叫郑福成(郑贵妃+福王=成功)的一问一答,谈论的就是立太子的事,这是皇宫大忌,岂能随意议论,而且还把首辅沈一贯和内阁大臣朱赓都牵扯进来,沈一贯怀疑是另一个内阁大臣沈鲤所为,最后查无实据,因为所谓的妖书传抄的到处都是,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是原件,最后抓了个秀才皦生光顶罪,才胡乱结了案,在那个没有微信和互联网的年代,可怜皦生光连妖书上的名字也没听说过,就被斩了,究竟是谁写的妖书就成了永远的难解之谜。
不管怎样“妖书案”总算结案了,朝廷里东林党和浙党、楚党、齐党如火如荼的斗争也以叶向高提前退休、李三才回家养老而告一段落,东林党的前途似乎一片黑暗······
在一片纷扰中,万历皇帝的健康每况愈下,终于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六十岁的万历驾崩了。
万历在位的这四十八年,发生了很多事,经历了很多人,他曾被张居正压制多年,在他死后才翻身;也曾是热血青年,勤于政务;也曾被儿子立太子的事缠绕了很多年,最后妥协;也曾消极怠工不上班,但是似乎也没耽误什么事,怎么说呢?他这一生充满矛盾,既没干什么事,也没耽误什么事;他是个很聪明的人,有时候似乎也很混;似乎忙忙碌碌又无所事事······这就是万历皇帝复杂的一生!说不上好也不算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