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聪明的皇帝朱厚熜——读书笔记

朱厚照的一生只顾玩乐,到死,连个儿子也没留下,杨廷和等大臣们经过商议,决定立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为新皇帝,为什么立他为帝呢?原因有三:首先,按血缘关系来说,朱厚照没有儿子,也没有亲兄弟,只能从堂兄弟中找一个;其次、朱厚熜很聪明,又机灵,拥有当皇帝的智商;最后,朱厚熜年纪小,他才15岁,容易操控。但事实证明,智商高低跟年龄大小关系不大,不久,杨廷和就后悔了,因为17岁的朱厚熜亲手把他赶出了朝廷。

朱厚熜幼年丧父,13岁开始掌管王府大小事宜,小小年纪的他,已显露出卓越的管理天赋,这也是杨廷和选中他的原因之一,他少年老成,有胆有识,到京后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大臣们的刁难,初入皇宫非让他走太子入宫路线,朱厚熜坚持走皇帝入宫的专用道路,大臣坚持不让步,朱厚熜说,如果不按自己说的做就回自己的封地,这个红皇帝不当了,另外如果有人胆敢阻拦他,等自己登基后,首先拿这个人开刀!众人不敢再坚持,于是第一次较量朱厚熜大获全胜,这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谋略,关键时候,如果想要不受人欺负,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

第一个回合结束,第二个挑战开始,这次是大臣毛澄拿朱厚聪的父母做文章,因为朱厚璁继承是堂兄朱厚照的皇位,所以他不能再认自己的爹娘,必须承认朱佑樘的父母才是自己的父母——当个皇帝连自己的爹娘都当丢了!岂有此理!于是围绕这个称谓的问题,朱厚熜和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斗争,这时候无名小吏张熜看准机会,挺身而出,帮朱厚熜解决了这个难题,因为他对礼仪问题颇有研究,在这场斗争中成了朱厚熜的得力助手,之后得到了快速升迁,帮皇帝的父母争名分,无可厚非,但这个张熜太不讲原则,无论对错,唯皇帝马首是瞻,后来居然同意朱厚熜那对从没当过皇帝的父母入了太庙,并积极为朱厚熜这一无理要求寻找理论依据,他的行为遭到了满朝文武的一致鄙视,。总之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礼仪”运动中,朱厚熜不惜廷杖百官,无数名臣就此倒下,内阁大换血,63岁历经三朝而不倒、权倾天下的杨廷和,无奈辞官回乡,至此结束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经此一战,朱厚熜确立了自己的皇权地位。

为了彻底收回权力,他把所有掌权的太监或杀或关,一个不留,最后大臣杨一清出面,才放过了唯一的太监张永,自此以后,朱厚熜在位四十余年,没有一个出名的太监,可见他对太监掌权多么深恶痛绝。

15岁登基,17岁战胜杨廷和,18岁廷杖百官,朱厚熜的皇位越坐越稳,因为他太厉害了,所有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就在他当皇帝当得越来越轻松的时候,出了一件大事:嘉靖二十一年,即1542年的一个深夜,嘉靖在端妃的寝宫中睡得正香,睡梦中被一个宫女勒住了脖子,险些送命,之后两个行凶的宫女被处死,被指认的幕后黑手王宁嫔也被处死,一同被处死的还有最受宠的端妃,据说她也是知情人!这一帮人为什么杀皇帝成了千古之谜?只知道这次迷雾重重的案件中,唯一获利的人是皇后,至于谁是真正的凶手,至今不得而知!

从此之后,嘉靖搬出后宫,住进了西苑,以后几十年再不上朝,呆在他的小黑屋里专职炼丹修道,但是他不上朝不代表他不管事,其实聪明的他对朝中大小事物了如指掌,他的心腹大特务朱炳随时给他汇报外边情况,别人都入睡后,他还常常加班批改奏折。

心机很重的他善于利用大臣之间的矛盾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利用张熜赶走了杨廷和,又利用夏言赶走了张熜,所有的大臣都在他的操控之中,他的智慧谋略不是一般皇帝可比的!强将手下无弱兵,足智多谋的嘉靖皇帝手下的大臣,也很不简单,其中严嵩算是很有名的一个,正德十六年四月,朱厚照驾崩,严嵩正式进京,杨廷和是他的老师,当年张熜、桂萼在因为“大礼仪”斗争时,无数官员落马,一众内阁被全部清洗,新一代权贵登上舞台,那时严嵩还正在南京闲着呢,他的老师杨廷和斗争失败了,但是他的老乡兼朋友桂萼胜利了,严桂二人是江西老乡,又同在南京为官,还聘请了同一个老师教他们的儿子,两人还有诗书往来,所以他们关系非同一般,于是严嵩飞黄腾达的日子开始了。

当时的内阁首辅叫夏言,这个夏言长得帅,普通话(官话)说得标准,口才也好,尤其是青词写得最棒,所以深得嘉靖器重,但是夏言恃才傲物,很清高孤傲,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嘉靖信奉道教,常跟夏言谈论道教问题,夏言是无神论者,对此不感兴趣,常常心不在焉,嘉靖亲手制作的香叶道冠送给夏言,他不但不戴,也不让皇帝戴,说他戴着有损天子威仪,夏言和严嵩也是老乡,他对严嵩也很照顾,但是当他发现严嵩是个没有原则的人时,他很反感严嵩,且豪不掩饰,二人终于闹翻,严嵩在皇帝面前状告夏言,藐视皇帝,摒弃御赐之物,结果夏言被削职为民,自此严嵩进入了内阁,不久之后,夏言重新归来当首辅,严嵩仍是他的下属。

嘉靖十八年,即1539年,太子出阁,组建自己的政治团队,夏言推荐徐阶作为太子团成员,徐阶出生于一个小型地主家庭,命运多桀,一岁曾时落入枯井,昏迷四天后才醒,1507年,他四岁,随父赶山路时时掉落悬崖,幸好挂在了树枝上,才捡了一条命。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是有一定道理的,正德十五年,即1520年,读县学的徐阶结识了当时的知县聂豹,开始跟随聂学习心学,嘉靖三年,即1524年,闲极无聊的张熜上书皇帝要推翻孔子,徐阶反对,自此惹下麻烦,张熜准备杀了徐阶,幸被刑部的老乡救下。接下来,徐阶的日子越发艰难,嘉靖三年八月,徐阶的父亲死亡,接着妻子又死,只剩一个两岁的幼儿和七十岁的老母,死罪免了,活罪难逃,徐阶被发配到福建任职,张熜又鼓动嘉靖追究徐阶罪责,冲动的嘉靖在柱子上写下“徐阶小人,永不叙用”八个大字!

严嵩为了当上内阁首辅,诬陷夏言勾结边将曾铣,结果曾铣被杀,其妻流放千里,曾铣廉洁,死后家无余财;夏言被杀后弃市,其妻被流放广西,子孙削职为民,想夏言一代名臣,起自寒微,豪迈英俊,纵横辩驳,能屈能伸,身处宦海而心系天下,胸怀万民终为嵩所害,呜呼可悲!这两个人无非是想收复大明失地救百姓于水火,何罪之有?

嘉靖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大臣,除夏言外还有徐阶、海瑞、吴宗宪、杨继盛等名垂千古的英雄,也有如严嵩、严世藩、张熜之流的反面佞臣,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还是说嘉靖其人吧,吃了40年仙丹,这些所谓的仙丹其实都是重金属和矿物质,到嘉靖四十五年,即1566年驾崩,他活了60岁,其实,按他的体质,如果不吃仙丹,适当锻炼,按李时珍的话说,活个七八十岁是没问题的,可惜他太贪心了,七八十太少,他所追求的是羽化成仙、长生不老······

嘉靖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这从他小小年纪就能斗倒杨廷和、操纵百官就可看出来他的身手不凡;他又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为了自己地位稳固,挑拨大臣斗来斗去,为了长命百岁,炼丹修道,至于国计民生,百姓死活,他并不放在心上!他当朝的40余年,手下能臣辈出,怪事频发,他的一生令人感慨!

嘉靖是一个失败的皇帝,他当政期间,百姓穷困,官场腐败,国库空虚,大明帝国逐渐滑入崩溃的边缘,他的聪明才智,实在是用错了地方,也难怪在他大丧期间,百姓燃放鞭炮庆贺,这样的皇帝死了也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最聪明的皇帝朱厚熜——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