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出英雄 _ 读《李鸿章》笔记

看看停停,看了许多天,终于把裴章传写的《李鸿章》上半部看完了,恐怕时间久了,看过的内容就忘了,抓紧时间,简记如下:

李鸿章,这个活跃在中国政坛上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元老级人物,注定是不平常的,他的一生叱咤风云,褒贬不一,很值得一探究竟。

一八二三年,李鸿章出生于安徽庐州一个耕读世家,弟兄六人,他排行老二,一八四三年通过庐州府试被选为“优贡”,(当时被选为“优贡”的,全国不足百人),开始在国子监读书,他在国子监读书时的老师,正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曾国藩,曾国藩与李鸿章父亲李文安同年考中进士,但他不以长辈自居,与李鸿章以兄弟相称,令李鸿展感动不已。

道光二十七年即一八四七年,李鸿章考中进士,进入翰林任编修一职,在这期间,深得同为编修的安徽同乡吕贤基(也是其父李文安好友)的赏识,并把自己的女儿吕淑云许配给李鸿章做侧室,因为在李鸿章老家,此时已有原配妻子周氏,李鸿章在翰林院有父亲李文安,岳父吕贤基和恩师曾国藩的提携,在处理道光皇帝驾崩的仪式中开始崭露头角。

其时,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正闹得轰轰烈烈,全国各地风起云涌,李鸿章不甘心一直在翰林院干些抄抄写写的工作,鼓动岳父回乡办团练。回乡后,李鸿章办的团练队伍,有声有色,初战告捷,把一个“随天王百战百胜的起义队伍”陆遐龄一举歼灭了,随后李鸿章乘胜追击,与刘铭传一起,打雉河集,攻蒙城,接连获胜,就在李鸿章志得意满的时候,传来岳父所守之城告急,很快在他带领救兵去支援岳父,又传来父亲李文安病重的消息,李鸿章回家探父之际,收到岳父战死的消息,自己在庐州的团练队伍也被石达开打得全军覆没,李鸿章庆幸父亲临死之际又救了自己一命。

此时的曾国藩本来是放了江西乡试主考,因接到家人报丧,需回家守丧数月,后因太平军声势浩大,接到皇帝御旨,要他在家乡办起了团练队伍,曾国藩遵旨,团练建起来并且规模越来越大,号称湘军,曾国藩手下人才济济,李鸿章的大哥李翰章就在曾国藩大营里。

安顿好父亲丧事,受制未满,不甘示弱的李鸿章又联系旧时乡勇,重新组建队伍,屡屡取胜,深得安徽巡抚福济的称赞,但是庐州解围后,福济一头扎进庐州,不在过问李鸿章的团练队伍了,团练队伍虽然作战勇敢,但没有军饷,渐渐支持不下去了,后来福济又上奏皇上,说李鸿章不受孝道,守制未满,就出来活动,李鸿章听说后,大失所望。

以后,在大哥的从中周旋下,投奔昔日老师曾国藩,在他的大帐中做文案工作,期间深得老师教导,从为人处世上学的了许多经验,后在老师举荐下,回乡组织淮军六千五百人,出兵上海,自此开始独挡一面,迅速显露出他的治军之才,在他入兵上海不久,又升任江苏巡抚一职,这都是他的恩师曾国藩举荐的功劳。

李鸿章不负老师重望,屡屡获胜,充分发挥了他的用人才能,联合洋人,并利用他们的洋枪洋炮沉重的打击了太平军,不但保住了上海,而且收复了苏州等古城。

李鸿章饱读诗书,精明过人,是个当之无愧的好下属、好儿子、好兄弟、好丈夫、好父亲,他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带领众兄弟和乡亲们四处征战,立功无数,但是他又横征暴敛,杀人如麻,是个不折不扣的杀人狂魔。

李鸿章生于乱世,时势造英雄,他的所作所为,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的沉稳干练,自律自省、与时俱进等先进思想让人佩服,我们可以学习他的优点,但他的心狠手辣,想来总让人觉得可怕……

人生一世转眼过,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作者
z18737340103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乱世出英雄 _ 读《李鸿章》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