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了一天的键盘,手处于僵掉的边缘。再想想,冬至了啊,数九寒天也确实要来了。泡只热水袋,歇一歇,喘口气,理一理2019的读书记录。
读《鱼王》也是在这寒冷的冬日,西伯利亚的风有多凛冽刺骨,这本书就有多柔软。他写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应有的善,将西伯利亚的粗犷与野蛮的都揉进一滴晨露的温柔里。《一个人的文艺复兴》,白先勇先生完美地诠释了木心的那句:“生活的最好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健全的社会》是我今年最喜欢的书之一。那天去电影院重温《海上钢琴师》,结尾1900的台词又让我想起这本书。城市没有尽头,工业文明究竟会将人类领向何处?面对黑暗,常常觉得无能为力,有所不为是我能做的最大努力。也时常用那不勒斯四部曲里面那句“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来嘲讽自己。那不勒斯四部曲是刘大侠送我的生日礼物,很喜欢。
《性教育》,一本台湾学者写的性教育科普读物,某天沈boy拉着我让我给他讲。本着性教育要趁早的理念,我居然叽里呱啦讲了一大堆,也是很服我自己。也想把性教育这个主题融进现在的工作中,但一直没有想好该以怎样形式去呈现。
自然风物也是今年的阅读主题之一。沈书枝的《拔蒲歌》,那时候已经返校了,紫花地丁也已经铺满了华师大的草坪。我一直觉得,70、80和90后是同时代的人,虽然有年龄差,可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个时代,一个科技还没有很发达的时代。我们有共同的乡野记忆、共同的舌尖上的“零食”、共同的随身听、收音机、共同的杂志报刊、共同的童年游戏……直到智能手机的出现,时代也就真的变了。看到《自然野趣DIY》《大自然的社交网络》《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奇妙的森林旅行》等这些书时,就很遗憾,遗憾我小时候没有看到那么多有趣的科普书籍。
《青苔不会消失》,又一本让我觉得难受的书。世界上那么多苦难,幸好还有人记着。《寻路中国》,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九十年代,很多问题,2019年,还在。
今年也买了我喜欢的演员的作品,连俞涵的诗歌《女演员》、散文集《山羌图书馆》和文字影像记录《一边梦游一边镰仓》。喜欢的事物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海街日记》知道镰仓,喜欢的人也喜欢镰仓,这种感觉蛮奇妙的。这位女演员除了演戏,还会自己办展览、做手作,不断尝试新事物,不断地用实际行动去捍卫自己想要捍卫的东西。
《单身女性的时代》,每次说到单身、丁克等词时,身边很多人都会说,那你老了怎么办?你怎么可以不生孩子?是的,不结婚是会有养老等问题,不生孩子是会让大部分父母很失落。可选择权是个人自己的,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最后选择了什么,我们都必须预料到并且为后果负责。《一个人的好天气》这部短篇小说,也是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还有一本《女性与权力》,可以一起看。
暑假有一阵子,还挺喜欢看周作人的散文的。最喜欢《雨天的书》。那段时间也尝试用微信阅读,看了《罗生门》和《当我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后来发现,微信阅读不适合我,放弃了。
这一年还喜欢上一个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诗集《除非朝霞有一天赶上晚霞》,封面很美,诗歌也美。
今年最佳——《鼠疫》。
2019,你心中最佳书籍是?
牧歌式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