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惊喜。——胡适
我们平常很容易听到“病从口入“这个词来告诫大家吃东西要讲究卫生。近年来,总是听到”病从心入“这个词,到底有没有道理呢?其实心理问题并不会直接导致生理疾病,更多的是因为心理上的应激和消极情绪会削弱自身的免疫系统,因而更容易生病。也就是说,心理因素会影响我们的易致病性和对生理疾病的抵抗力。那到底该怎么增强自己对应激和消极情绪的抵抗力呢?
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生的现实。当我们面对失败的时候,都会心情沮丧,并夹杂着各种不安、忧虑和气愤的成分。当人心情沮丧时,有两种技巧可用:停留在那个情境中采取行动,通过改变情境来终止沮丧的情绪;或者可以放弃,不采取任何行动,离开那个情境,这一方法师以将环境整体移开来终止沮丧情绪。第一种方法是征服,第二种则容易导致习得性无助。
说到“习得性无助”,我就想起了我自己的经历,虽然整体上来看,我是个很乐观,也算自信的人。但其实我又是一个有习得性无助经历的人,而且还不少。比如说,当年我大学毕业之后,去广东汕头工作了一年。即使现在回想起来,那也是一所非常棒的学校,各方面非常规范,我刚毕业工资拿到6000块钱左右。我现在才拿到那个时候一半的工资,一对比,可想而知了。但是我工作了一年之后就回永城了。细想原因是什么呢?当然有想家,要谈恋爱结婚等现实问题。但是现在回想一下,我觉得更多的原因是我觉得压力太大了,那时候年龄小,一个人孤身在外,压力无处叙说。那里的老师太过的优秀,交给我的工作我总怕完成不好,每天总是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地工作,所以就产生了逃离的想法。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从汕头回到永城,算是一个“逃兵”,这是我内心深处的想法。不愿意承认也得承认,我觉得这就是我在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时候,没有采取行动去改变,而是去放弃,离开那个情境。
再比如,后来回到永城之后,我加入了一个课外辅导班。说实话,对于这个辅导班,我还是很有感情,因为,我是陪着这个辅导班成长起来的,付出了我多的汗水和精力。但是我最终还是逃离了,原因有很多,比如要生孩子呀,比如家人想要我做一些规律性的工作,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我自己的原因。当时我在工作上遇到了瓶颈,当时负责人又从外地空降过来一个员工,无论是从业务能力上还是从精明上,我都比不过。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我特别不擅长,我就想逃。所以,我就辞职,开始考招教。你看,这就是我,我又一次当了“逃兵”。面对困难,不知道迎难而上,而是逃离那个情境来终止沮丧情绪,也容易导致习得性无助。
还有,我今年刚放暑假的时候,去郑州住了一周,因为我老公在那里工作。但是其实我不喜欢郑州,除了郑州本身的交通、天气等因素外,更多的原因是我在小的时候有并不特别舒畅的经历。郑州有我很多的亲戚,我妈妈这边的亲戚几乎都在这里。我的舅舅、姨妈们都在这里,而且他们都很疼我,很关心我。可以说,我能够顺利地考上大学、上万大学,他们都给予了我很大的物质和精神上地支持。按照道理来说,我每年都应该去看望他们才对,是应该的,是我的本分。我心里明白这是我应该做的。但是我总是迈不开脚,即使去,我一定要拉着我老公去,而且我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否则我就去不成。为什么呢?按照道理来说,不应该呀。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曾经内心深深地自卑感。小时候,家里穷,舅舅姨妈们家庭条件好,虽然他们没有把这个家庭条件当成阻碍,反而不求回报地帮助我们,但是我内心是敏感而脆弱的,所以,我在面对他们的时候还是停留在小时候仰视他们、拘束、小心翼翼的状态。所以,我就很难做到毫无包袱地去看望他们。我也很痛苦,但是就是做不到。所以,面对这种不安、忧虑时,我就选择逃避,不去面对。我都不知道后来我很多习得性无助地经历是不是都跟这个经历有关。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很多事情,也从很多事情中得到了很多经验教训。现在这种“习得性无助”感就好了很多。尤其时大学毕业以后,我再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很多困难时,逃避的时候也有,但更多的时选择积极面对。因为经历了很多事情,也读了一些书,我明白了人活一世,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仅是我,每个人都是如此。我有什么好自卑的呢?我又有什么好忧虑的呢?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问心无愧,“熬”过去就行了。这个“熬”有两层含义:一是痛苦的煎熬,二是积极面对挫折,小火慢煮的熬。只是我懂得这个道理有点晚了,或者说是我的成长经历导致了我到这个年龄才能懂得,造成了我性格中还是由悲伤的底色。
所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像我的同年一样,而是从小就是一个乐观开朗,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人。《积极心理学》这本书提到心理免疫系统并不像人类生理免疫系统一样是天生存在的,而是需要我们在后天的环境中去习得、建构和完善起来的。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让孩子拥有乐观的心态。让孩子学习乐观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父母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想让孩子形成乐观的心态,父母和教师是最好的榜样,他会从小看你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是怎么做得。如果父母习惯性的采用乐观的解释风格去看待,孩子也会不知不觉的学会,心态也会变得乐观起来。所以,无论是作为一名妈妈还是一名老师,自己要培养自成为一个具有乐观解释风格的人。二是通过教会孩子反驳那些悲观的想法。当孩子认为事情的失败都是自己的错时,可以询问孩子:“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这全是你的错呢?”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困难,可以采用一下这个方法。
其次,培养孩子的征服感,避免无助感。多为孩子创造获取征服感的机会。比如多让孩子参加一些符合孩子自身特点和能力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征服感,这是孩子产生自信心的源泉。另外,要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提出合理的要求。过高的要求会因难以达到而导致挫败感,过低的要求会让孩子体会不到征服感。所以,适度很重要,这需要父母和老师的智慧。
再次,帮助孩子提高自尊心。孩子取得成功时,给予适当的表扬,让孩子看到自己时有价值的,有能力的。当孩子失败时,应当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他改正做得不足的地方,同时赞扬他的优点。不能一味地批评,也不能一味地表扬,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提高自尊心。
培养征服感,避免无助感。父母也好,老师也好,对于孩子,都要明了,都要有所行动。因为这对于习得、建构和完善心理免疫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