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读书笔记

“他看向远处,同时陷入了沉思。渐渐地,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双腿已经不受控制了,似乎这双腿已经无法再支撑他的身体。最后他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几乎就是之前那一年的时间里,布鲁诺每天下午坐的地方,不过他没有像布鲁诺那样盘着腿。”

这是一个叫做布鲁诺的小男孩和他家人的故事结局。

这样的故事在这个时代再也不会重演了,再也不要重演了。

奥斯维辛集中营,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死亡工厂”。这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波兰修建的最大的一座集中营,战争期间,数百万人在此惨遭德国法西斯杀害。

在书中, 奥斯维辛掩埋了两个孩子幼嫩的童真。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通过一个小男孩天真单纯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相比于某些对于集中营中数以百万的囚徒真实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录陈述,这个没有使用过多笔墨描写有关集中营中的恐怖遭遇的故事显得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有人在纳粹集中营中用欢笑来镇定灾难,待阴云散去为亲人换取了美丽人生,可是小孩子却用游戏做杯,饮下命运毒鸩。

高墙和铁丝网挡住了自由之路,却挡不住孩童干净的双眼。罪恶的集中营是单纯的布鲁诺眼中的农场,隔着高耸的围墙和铁丝网,他看到人们身穿条纹睡衣终日忙碌。铁丝网的另一边是一个更加有趣、值得探索的世界。

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在铁丝网的另一边,他结识了同龄男孩什穆埃尔。在黑暗的理性来临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嗅觉、听觉和视觉。布鲁诺是最伟大的探险家,因为他找到了一段纯洁的友谊,无论身边的大人说什么,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纵使他的朋友是犹太人。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什穆埃尔。”他说,“我这一生最好的朋友。”

即便立场对立,他们始终保持着人性最初的善良,战争的错误更多不在人身上,而在于战争本身。

他们不知道命运是怎么回事, “我希望我们可以在一起玩,”布鲁诺说,“就一次,让我们可以记住这一次。”于是布鲁诺穿上和什穆埃尔一模一样的条纹睡衣,到铁丝网的另一边帮他寻找父亲,作为两个人分别前最后的探险。

然而营地的一切都惊得布鲁诺瞪大了双眼。小木屋里没有快乐的家庭,孩子们没有分组玩游戏,营地的中心也没有商店、咖啡馆、果蔬摊….

铁丝网的另一边,一切都不像他想象的那样。这里只有一群群人坐在一起,眼睛盯着地面,看起来无比悲伤。

战争在孩子们的眼里是虚无的,哪怕再多的残酷摆在他们眼前,他们都不能理解,他们的心里永远有光。黑暗混乱中他们紧紧地握着对方的手互相给予支持,这个世界上再没什么能把他们分开了。

他们最终都死于他们所不能明白的命运,天真善良的男孩演绎了一场天真善良的悲剧。

他们被当成了犯人,可是他们并没有错。战争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其牵扯到不同层面的人伦信条,是非因果。奥斯维辛将人类文明的阴暗面、人类丑陋的劣根性整个暴露出来。奥斯维辛不是犹太民族的耻辱,奥斯维辛也不是战争的胜利纪念碑,它只是一面镜子,映射着一段黑暗历史里的一场场悲剧。

集中营里,整个民族都是一个悲剧。死在战争里的何止是单纯的孩子,真正泯灭的还有人性。

陈锦哪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