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THE READER》读析

毎个人心底都有一个不愿开启的秘密——它对人生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我们无法估量。正如今天分享的这本《The Reader – 朗读者》,因为一个秘密,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

作者Bernhard Schlink(本哈德·施林克)是德国法学家,以写侦探小说著称。同他以往的作品迥异的是,这既是一部不伦之恋的伦理性作品、还是一部反思二战罪恶的小说。它以二战后的德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人的爱情故事:一个看似简单到只讲述爱情的故事里,传达给我们的不仅有一个人的成长经历,还有一个社会对人们的影响,并从中传递出一段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引发人们对于爱情、人生和历史的深入思考。

一部好的小说,既应当是单纯的,又应当是错综复杂的。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与一个三十六岁女性的爱情,他们的爱恋跨越了时间、空间,却最终还是无法在一起,甚至以女主人公的死亡为这个故事画上了句号。读完再细细回味时,发现这个故事太深刻了,深刻到让人心痛,让人感受到小人物的生活的不易……也许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也许这是一群人的一段经历,一份记忆,一段历史,又似乎或多或少都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

美好的爱情始于初见

米夏在15岁正值青春懵懂的年纪,遇见了那个让他一生难以忘怀的女人汉娜。

一天,米夏在放学途中突发疾病,路过的电车检票员汉娜救助了他。出于谢意,米夏在痊愈之后,再次拜访了汉娜,却无意中看到了她穿丝袜的曼妙身姿,逐对这个与自己母亲年龄相近的女人产生了迷恋。作为成年人的汉娜当然明白他的心思,就顺水推舟地和他发展成了恋人。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偶然,却又那么顺理成章。米夏每天都会逃课,或跟家人找各种借口,只为跟汉娜多待一会儿,多见一面。汉娜经常会让米夏读书给她听,从《奥德赛》到《战争与和平》,汉娜沉醉于这些作品,有时感动落泪,有时义愤填膺,还经常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奇怪的是,汉娜自己从来不去看这些书。

随着交往的深入,米夏对汉娜的依赖越来越深。那些为她朗读的情景,那些彼此依偎的温情,都让他觉得这就是爱情。每当两人发生冲突、口角,米夏也会有小孩子的任性,但他最终仍会乖乖地再回去找汉娜,无论对错,都会主动向她道歉。而汉娜却表现得很平静,没有歇斯底里,至于那些不快,似乎无需提及,也似乎并未影响到她的心境。

不同年龄、不同的人生阅历,也注定他们会对问题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就如这份所谓的爱情,在最初的甜蜜过后,就会有无尽的烦恼。在彼此的工作场合或者生活场景中,他们表现得生疏而冷漠。米夏渐渐对这份感情产生了怀疑,汉娜仿佛是一个谜,他似乎走近了她,却又似乎根本不了解她。与其说他们共享着一片生命世界,不如说是汉娜只在自己的世界给米夏让了一角空间。

当然,米夏也有自己的校园生活,同龄人之间的互动还是让他乐在其中。一边是热情活跃的同学,一边是深沉稳重的中年妇人;一边是天真烂漫的同龄女生,一边是诱人妩媚的成熟女人。米夏与同龄人的交流单纯而快乐,而汉娜时常会情绪低落,让他感到很压抑。这些反差让米夏慢慢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开始意识到,他与这个女人关系的可耻。这就像《洛丽塔》中,洛丽塔羞耻于和继父亨伯特的关系一样。

最美的爱情始于初见,而年少不更事时,也许只是青春的悸动。一天,汉娜不告而别了,这让米夏倍感失落,觉得是自己背叛了汉娜,他发了疯似的寻找汉娜,最终打听到汉娜已经搬去汉堡的消息,可是没有具体地址。

再见却是陌生人

一晃八年过去,时间的流淌让米夏从一个一心想着留级的初中生,成为了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法学院的大学生。其实,这个破茧成蝶的过程,也渗透着汉娜对他的影响。汉娜一开始就希望他能注重学业,而不是将学习看作是一件无用的事。正是因为汉娜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让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贯穿了米夏的整个人生。

米夏觉得此生再也不会遇见汉娜了,可人生总是充满戏剧性。当米夏再次遇见汉娜时,是在审判昔日纳粹分子的法庭上。米夏作为学生旁听,他一眼就认出了被告席上的汉娜。原来汉娜曾经是一名党卫军,在纳粹横行时期当过女看守,在一次押送犹太犯人的途中,她眼睁睁看着锁在教堂里的犯人们被突发火灾烧死,却没有解救。后来,唯一一对幸存的母女收集资料,写了检举信,将汉娜和其他几个看守告上了法庭。根据其他五名看守的讲述,当年是汉娜下达紧闭大门的命令,并主导着送犹太人去奥斯维辛执行死刑的任务。

这次突然的相遇让米夏一时间无法接受,他的内心除了震惊、愤怒,还有疑惑。一面是自己少年时深爱的女人,一面是自己深恶痛绝的纳粹分子,米夏心中正义的天平发生了动摇。后来,在庭审中他偶然了解到,汉娜在看守犯人时就喜欢让犯人给她朗读。这个小小的细节让他想起了和汉娜相处时的点点滴滴,突然,他明白了一切。汉娜从不看书,就是因为她不识字,她是个文盲!

汉娜在法庭上承认自己曾经参加过党卫军,但她并不认为自己有罪。当战争爆发时,作为一名军人,她的义务是服从命令。她并不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如果开门放出犯人,那局面将无法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换句话说,她根本没有深入思考的能力。当法官问她为什么不去救人,她迷茫了,不禁两次反问:“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在喜爱文学的汉娜心中,不识字是非常羞耻的,甚至比承认自己是纳粹分子,是杀人凶手更耻辱,这是她心底最大的秘密。作为文盲她是悲哀的,她无力去分辨是非,更为悲哀的是,她不愿面对自己的弱点,不愿让众人知道自己不识字。汉娜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主动抗下了所有罪责,被判终身监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德国,教育已经很普及,但汉娜却还是文盲,这让她感到自卑。她害怕这个秘密被人发现,这些年来一直在逃避。她放弃所有文职工作,去参军,去做售票员。当公司准备让她升职时,她怕秘密被发现,于是放弃了,随后搬去了新的城市。这也是她离开米夏最直接的原因。

如果说汉娜最大的弱点是不敢面对自己,那么米夏也同样是一个不敢面对真实自我的人。跨越年龄的爱恋让他感到羞耻,如果要他作证汉娜不识字,他不知道怎么和旁人解释他们的关系。尤其在他得知汉娜曾经是纳粹帮凶后,这种羞耻感更被放大了。他本可以为汉娜辩诉,为汉娜说句公道话,但是在羞耻和体面之间,他和汉娜一样,选择了体面。

汉娜真的是穷凶极恶、毫无同情心吗?并不是。当初,是她主动救助了突发疾病的米夏。当她听到书籍中动人的故事时会落泪,听到那些人做坏事,她会愤怒。她的本质并不坏。只是,身处纳粹统治时期的她并无力选择,或者说身为文盲的她,还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不过,随着审判的深入,她自己似乎慢慢认清了什么,从理直气壮到迷茫疲惫。

希特勒当政时期,曾有数十万德国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对犹太人的迫害,他们像汉娜一样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判断,接受了纳粹宣扬的价值观。其实。每个参与者都不愿承认,他们是在为虎作伥。所谓平庸之恶”The Banality of Evil”,是一个哲学术语,是指在意识形态机器下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价值判断权利放弃的恶。

汉娜的悲剧不仅是她自己人格的缺陷,更是一段历史,一个社会的悲哀。

阅读是一场生命的救赎

那场审判让汉娜开始了漫长的监狱生活,也让原本激进的米夏变得迷茫,麻木不仁。因为这段感情经历,让他日后的婚姻充满阴云,在女儿五岁时,米夏终于跟本该志同道合的法官妻子离了婚。

尽管米夏不愿承认,但汉娜无疑是他心底最无法割舍的情愫,也是最不愿碰触的记忆。毕业后,他继续选择逃避,逃进了法学史的研究中。越是深入的思考,越是让米夏对于过去有了新的审视。一天晚上,他无意间拿起《奥德赛》,在大声朗读中,他似乎又找到了内心的依靠,那是对过去的怀念,对汉娜的思念。

有时我们虽然可以选择逃避,不去正视、聆听历史,但其实我们还是会被深深打上历史的烙印。对于米夏而言,思想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跳跃着……

在汉娜服刑的第八年,她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装着一个录音机和很多磁带。当汉娜按下播放键的那一刻,机器里传出米夏的声音。他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将《奥德赛》录了下来,还录了施尼茨勒和契科夫的短篇小说。汉娜听着录音机里熟悉的声音,忍不住泪流满面,那一刻她仿佛忘记了自己的痛苦。此后,米夏不定时会寄给汉娜一些磁带。后来,米夏开始自己写作,还把完稿录音寄给汉娜,他想把自己创作的喜悦与汉娜共同分享。

这些磁带给了汉娜希望,让她如获新生。在失去自由、日渐苍老的岁月里,她反而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反而有了更多的时间成长。汉娜鼓起勇气到监狱的图书馆借了书,慢慢地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词汇,她学会了写字!在写给米夏第一封表示感谢的信里,虽然只有一行字,字迹也很笨拙,却透出了她的努力。看到汉娜短短的一行字,让米夏有些不知所措。他心里充满喜悦,却也充满抵触,不知到底该如何面对汉娜。

汉娜的信写了一封又一封,却从未收到回信。同时,米夏依然保持着过段时间就给汉娜寄录音磁带的习惯。

在米夏给汉娜寄磁带的第十八个年头,汉娜由于在狱中表现良好,终于可以减刑出狱。因为米夏是唯一和汉娜有信件往来的人,所以监狱长希望他能帮助汉娜顺利融入社会的生活。暌违数十年,米夏在监狱的院子里再次见到了汉娜。曾经那个成熟性感的女人,如今已经白发苍苍、风华不在。几句言不由衷的寒暄后,汉娜曾是纳粹分子的事仍然让米夏耿耿于怀。

有些事,纵使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难以忘怀;有些错,纵使千方百计想要挽回,也于事无补。

狱中的汉娜从阅读中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过往,在阅读中她终于化解了自己的执念。在一点一滴的回忆中,明白了自己对米夏的爱恋。只是,一切似乎都晚了。少年爱汉娜时,她并未当事,汉娜离开少年后,才明白自己对他有爱。只是当她成长了,以为自己已经可以接近米夏,他却放弃了她,甚至不愿意在自己的生命中,再给她留一席之地了。汉娜是强势的,外面的世界对于她而言太陌生了。最后一次见面,汉娜终于明白,米夏终究还是无法原谅她,一切都不值得留恋了。就在米夏准备接汉娜出狱的那天早上,汉娜上吊自尽了。

秘密的疑团

小说的结构环环相扣,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汉娜的双重秘密。第一重秘密是她曾经身为奥斯维辛女看守的秘密,她在那里曾经挑选少女,让那些女孩们为她朗读,又把她们送去杀掉。她还被指控要为几百个在教堂中被活活烧死的女囚犯的生命负责任;第二重秘密对汉娜而言,比第一个秘密更重要,那就是,她是个文盲。这个秘密触及了她的自尊心,触及了她的自我认知,她用尽力量隐藏着这个秘密。她不停的迁徙,甚至不惜付出终身监禁的惨烈代价来维护这个秘密,她的倔强和自尊心几乎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程度。

除了这两个核心秘密之外,读完小说,读者内心可能也存留着很多疑问,比如:十五岁的少年米夏对汉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当他得知了汉娜的双重秘密之后,他对汉娜的情感是厌恶,还是谴责;是同情,还是理解?如果他还爱汉娜,为什么要一再逃避,为何不尽力告诉法庭真相以救汉娜呢?如果不爱,那他的一生又为何对汉娜念念不忘,深受其影响,并且重新为狱中的汉娜朗读达十年之久呢?那种对她复杂的情感、刻意表达亲密其实又想要疏离的矛盾?我们未从书中寻到答案。

然而,在这些背后,还有更宏大的问题。汉娜的罪到底应该由她本人负责,还是应该归罪于纳粹的高压手段?同情和理解汉娜这个人物,是否意味着为纳粹的罪行开脱呢?战后的两代人又如何相处,年轻的一代到底是应该原谅他们罪孽深重的父辈,还是毫不留情的去谴责,甚至划清界限断绝关系呢。

结束语

在米夏看来,年少时的冲动是不理智的行为。而成年后,已经没有了对汉娜的依恋。在狱中见到了老年的汉娜后,他甚至产生了厌恶。只是,当他在汉娜死后看到被汉娜珍藏的自己的照片时,他突然明白,汉娜是爱自己的;当米夏对于汉娜的纳粹分子身份耿耿于怀时,汉娜积极上进的生活又一次给他带来了冲击。

汉娜做过错事,但她希望通过阅读可以明辨是非,找到生命的救赎。汉娜做到了,她不再理直气壮地回忆自己的纳粹经历,而是用自己的最后一份力量,想要跟过去的自己和解,想用自己所有的积蓄求得被自己押解的犯人的原谅。无论结果如何,她尽力了。

当米夏仍然不肯接受汉娜的过去时,汉娜用死唤醒了米夏的觉悟。他终于不再纠结过往,与自己和解了,与世俗和解了,与那些不被认可的过去和解了。米夏一直为汉娜朗读了几十年,是汉娜的朗读者,是汉娜开智的启蒙老师。可汉娜又何尝不是米夏的人生朗读者?

在书的最后,作者通过米夏说,也许汉娜已经老去,可是汉娜的声音依然青春常驻。而这也许就是汉娜成为米夏唯一爱过的女人的原因。朗读者汉娜的声音将永远陪伴米夏,指引他的人生道路。汉娜留给了我们太多关于人生、爱情、历史的思考。

顺便说一下,根据原著《The Reader》改编的同名电影(2008年上映)由英国著名女演员Kate Winslet ( Titanic )英国著名男演员、制片人Ralph Fiennes (出演 Schindler’s List、The English Patient)、德国演员Jeanette Hain 联袂出演。2小时4分钟的影片与原著虽差别较大,但毫无疑问,英国导演StephenDaldry 显然抓住了原著中要诠释的灵魂所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秘密|《THE READER》读析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