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奥斯卡落下帷幕,Lady GaGa无疑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一个人能集齐金球奖 、格莱美、奥斯卡,拿遍音乐和演员的最高奖项,是名副其实的传奇。
姑且不论她头顶上的光环和个人风格,最令人倾佩的是,她面对“不治之症“家族遗传病的残忍折磨,显示出的那种坚忍、不言弃的精神。她无疑向那些曾经嘲笑她的人给予有力的回击——真正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最近在读《米歇尔·奥巴马自传》某种意义上,从人物自传中可学习、窥探一个人在世态变幻之中如何自我反省、自我成长,是一个人人格日趋成熟的过程。
肤色曾经是米歇尔的父辈头顶的玻璃天花板,他们能看见天花板之上的美好世界,却永远望尘莫及。米歇尔是幸运的,经过黑人民权运动数十年的斗争,她头顶上的天花板已经被打破了,使得她可以走进普林斯顿大学这样的传统白人领地。
米歇尔的自信来自于父母的教导和自己的努力,是通过一次次优异的考试成绩建立起来的。甚至在普林斯顿的课堂上,白人男同学的发言也让她感觉到:他们并不比我高明,只是胆子大而已,是古已有之的优越感支撑着他们的自信,历史从未告诉他们不一样的事情。
25岁之前的米歇尔,她摆脱了阶级和种族带来的双重负面影响,沿着成功的阶梯,前行着。像是一个火箭升空般笔直的上升轨道。
25岁之后,米歇尔遇到了奥巴马,人生因此改变。奥巴马的的生活方式让米歇尔感到耳目一新。她第一次发现,除了赚钱满足物质上的需要,人还可以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意义,还可以做更有使命感、与自己价值观更相符的事情。 随后,米歇尔离开了律师事务所,开始从事一些公益性工作。这些工作有共同的特点,薪水不高,但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性,米歇尔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别人的生活能变得更好。这时的米歇尔,开始努力成为自己渴望成为的样子,并一步一步成为了“第一夫人”。
当然,世上有名就有物。当荣誉来临之际,家庭关系出现不稳定,加上政治背后的险恶都让她精神几近虚弱。米歇尔厌恶政治,除了个人性格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陪伴在奥巴马身边的这些年,看到了太多的政治丑恶面。历次选举中,奥巴马和家人遭到的各种攻击让米歇尔愤怒、伤心。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无论是奥巴马本人还是他的对手,都不是圣人,政客们的所作所为并没有本质区别。
所谓“人生的意义”,它一向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们的感受。
在人生的某个时期,一个人行动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一心想打破现状,改变生活,增加体验。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
贫穷、平凡、没有机会受到过高等教育终生从事收入低微的职业,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造成对人生意义的彻底抵消。就如米歇尔的父母一辈子都不买房子,而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投注了毕生心血。对于他们来说,人生是充满苦涩的,但其绝对不可低估的人生之意义,宝贵地体现在她的孩子身上了。
米歇尔笔下的奥巴马,当他还是个实习生,去盛德律师事务所实习的时候,脑袋里想的就是如何改变这个世界,思考着“怎么给穷人更多的机会”这样宏大的问题。而他去哈佛法学院求学,也是意识到作为一个基层工作者能做的非常有限,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更上一层楼。
历史上只有一位米歇尔·奥巴马,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复制。从米歇尔·奥巴马身上,我们至少能够学到三点:
第一,在任何情况下,都努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抵抗那些来自他人的定义,自己定义自己。
第二,强大的学习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米歇尔总是能够换一个角度考虑,把问题转化为学习的机会。
第三,成为一个凡事做好计划的人。
人人都在写自己的历史,但这历史缺乏细心的读者(包括我们自己),即使读,也是读得何其草率。
历史上被冠之荣誉的人,总是以最符合其利益的方式,将历史一桩桩事件呈现给后人。很多真实的故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更迭,消失得没有了踪迹。
即使在罗马与希腊,有那么多的作家与历史亲历者,那么多珍贵与高尚的功绩,其实流传至今的也还不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斯巴达人作战前祭祀缪斯女神,为了让他们的武功能如实记录下来,认为他们的战绩若找到见证人,写得栩栩如生,流芳百世,这才是神的特殊恩赐。
人生之意义与每个人,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诚实,寻找是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