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爱官场小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省委秘书长》这本小说,听着听着,发现就那么回事,顺手去豆瓣上查了一查她的评价。结果,看到了《沧浪之水》这本小说,好几个人对她评价很高,称之为官场小说的鼻祖,我就开始听了起来。
故事梗概是主人翁池大为在上大学前,受父亲人生经历的影响,更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觉得人应该秉公无私、应该愤世嫉俗、应该忧天下之忧、应该理想主义,更应该用自己的言行身教,来为人处事,把现想主义的那一套用来践行在实际的生活中……
大学毕业后,作为卫生厅长点名留下来的研究生,有意要培养的人才。用他理想中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教育其他人。比如说看不起点头哈腰的人,把那样的人称为摇尾巴的人,又看不起玩弄钱权的连襟,最后还在厅里的民主生活会上反对厅里的新购公车问题。他知道这样做不好,但是他又听领导说可以讲真话,就信以为真。
结果就是被打入冷宫,被现实打脸。调入中医研究学会后,他就是个废人。收入、待遇、内心的不平衡,但他无力反驳,只能找同样待遇的异己分子,一起抱怨一起堕落。最后,在遇到没有房住,没有钱给儿子看病(最后还是要靠自己看不起的那个摇尾巴的人一句话解决了),没有能力解决儿子的幼儿园入学问题(最后靠自己看不起的那个玩弄钱权的连襟解决掉的)。当然,这一切也是在老婆生娃后,遇到实际问题后发现的落差,才想着要去解决这些问题。
经过反复的折磨和探讨,最后池大为,我们的主翁,在实现面前,还是低下了头,还是去当了那个违背他人生观、违背父亲的谆谆教诲、违背个人意愿,去做了一个他曾经讨厌的人,那个摇尾巴的人,见了领导要侧着身子的人、时刻揣摩领导心思和巴结领导的人。从科长到博导,到副处长,处长,厅长助理,副厅长到厅长,最后达到人生颠峰!
用理想主义、圣母婊、救世主、愤青、有完整的正人格、眼中容不得沙子的人来形容他都不为过。最后撞上南墙,遇到现实问题,把自己坚守的主义给击碎,把知识分子的那点自尊和清高给打败的一败涂地。
为什么对这书评价好,我想应该是和人性以及大时代有关。人性为主,大时代为辅。先说时代吧,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是一个膨胀、物欲横飞的时代。你不去这样,别人就去了,你可以坚守你那一亩三分地,那你就不要去羡慕妒忌别人。你想清高,想脱俗,要么你有那个实力,要么就得有那个魄力。别人天天歌舞升平、游山玩水的。你却要在那穷酸,为几斗米折腰,你甘愿如此,也不会有人来干涉。再说人性,大家都这样,你要做个异己,标新立异。如果不在世俗或者既定的规则内玩,那你就得出局。俗话说,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就像和坤曾跟纪晓岚讲的那段关于救灾的对话,大意是,如果不先把执行的官员喂饱,他们又怎么能去为下面的老百姓干活呢。当然,如果你再追问一句说要找那些甘愿奉献的官员的话,那我只能说你还没醒,你也是个理想主义者。
就说这么多吧。反观自己,何尝不是和池大为一样,不管是工作上的不如意,消极面对;还是生活中的不如意,要一条道走到黑。令人沮丧的是,我还只是他的前半段。
其实,在这么个关键时刻,不应该有时间来听这些的,而应该要全心身的投入到备战计划中。但奈何备战艰难、生活艰难、人的惰性等因素叠加。正如喜玛拉雅的广告词,每天需要那点精神粮食。
最后,送自己一句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