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余华的书,会一个比一个惨,但许三观卖血记,感觉还好,至少结局不是那么悲惨……
卖血记录
第一次为了娶媳妇卖血;想取媳妇,正好遇到同行的两个人,带他走上了卖血的路上。卖血前喝水,卖血完喝炒猪肝加两量黄酒,热一下;
第二次是为了大儿子一乐卖血;一乐把方铁匠家的儿子,住院没有医药费,把家里搬空了,为了维护他那个家,不得已又去卖了一次血;
第三次是去看望林芬芳时偷腥。因为未婚时有过暧昧,为了报复他老婆出轨,然后他也就出轨了。所以,最后卖血给徐玉兰买了一大堆礼品;
第四次58年闹饥荒;家里的娃喝了一个多月的稀粥,然后许三观为了满足娃,就又去卖了一次血,带娃娃们去吃了一次面;
第五次是一乐插队回来,发现他身体虚弱。在送一乐回队时,许三观又去卖了一次血,把卖血的钱留给一乐带回生产大队,改善生活;
第六次卖血是紧接着第五次,为了接待二乐的生产队长,犒劳他,巴结他;想借此机会让二乐早日回到城里来;
第七、八、九、十次等是为了给一乐治病,差点把自己卖死了;但是为了儿子,他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接着卖,最后把儿子给救了;
最后一次卖血,则是为了自己。儿子长大成家了,他也老了,家里日子也很好,可是他突然想吃炒猪肝加2量黄酒。这次他想为自己卖一次血,吃一次炒猪肝和2量黄酒。
但是,最后这次让他失望了。因为年纪大,医院不要他的血,他的血只能卖给别人做家具的,用来当红油漆用。所以,他哭了!
他身边的几个人
三个儿子中,他最爱一乐,从卖血记录中也可以看出来。但是,一乐因为长相不像他,像和他老婆出轨的人长得像,所以被谣言成不是他儿了。二乐、三乐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没什么亮点。
许玉兰,按照我的价值观,她是小说中最为完美的形象。能够相濡以沫,可以带好娃,可以顾好家,这是个近乎完美的角色。
何小勇一家,偷奸耍滑,但是在那个年代,好像也只能这样。好在最后为了救一乐,何小勇的老婆和女儿也是倾囊相助。
方铁匠家也是够意思,能去许三观家搬东西,也能留有余地,最后也借给了一乐的救命钱。
卖血的几个人
引路人最厉害,知道如何卖,技巧,注意方式等,但结局都不好。一个身体垮了,一个最后脑溢血死掉了;
跟路人。两个年轻小伙子,本来以货运为生,尝试卖血后,居然有些上瘾,只是不知道后面情况是怎么样;
李血头,做了那么久的血头,但一直没有变化。应该不能用现在人的眼光看当时的情况,毕竟时代不一样。
一点感想
一入卖血深似海。像吃鸦片一样,没法停。遇到事情后,这是救命的方式,但是一定要有所节制,要不然会适得其反,要了自己的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和愚昧。做为一个现代人,难道不是这样么?